■ 本报记者 姜蕊
冬至期间,我们通过祭扫寄托哀思,缅怀故人。连日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12月19日至22日,铜陵市市民集中前往各大陵园祭扫。据统计,在此期间各陵园的祭扫人数为:神仙山陵园7万多人次、仙鹤山陵园2.3万余人次、葛仙陵园3.5万余人次。
祭扫人群集中
12月20日上午,天气晴好。记者先后前往仙鹤山、神仙山两处陵园探访。虽然距离冬至日还有2天时间,但两大陵园已陆续迎来不少祭扫者。在仙鹤山陵园的大门两边,有序地排满了祭扫用品摊点。“买点鲜花啊!”销售者热情地向过往市民吆喝,这些前来祭扫的市民有的选择几束鲜花,有的直接拿精心装扮的花篮走进陵园。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市民选择购买纸钱、各类纸扎品前往陵园。鲜花放在墓碑前,祭祀纸钱在指定的焚烧区域进行焚烧,市民的祭扫方式不同,但大家都怀着一颗肃穆之心有序进行。
祭祀用品请带走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虽然几处陵园内未发现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但一些不经意的举措却对陵园的文明和环境有所影响。在神仙山陵园,记者看到,一些市民带着水果、熟食等前去祭扫,当他们祭扫完毕后,大多径自离开,而未将那些祭祀用品带走。
“一些家属携带熟食前来祭扫,我们会提醒他们,祭扫结束后将其带走,否则这些熟食可能会污损墓碑,同时也影响了墓碑周边的环境。”神仙山陵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这些祭祀品不及时带走,他们也会安排工作人员予以处理。同时,该工作人员提倡市民携带鲜花文明祭扫,并且这些鲜花将有专人看护。
保障祭扫安全
据了解,冬至祭扫高峰期间,不仅人流高度集中,同时叠加旱期干燥天气的不利因素,消防安全压力较大。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祭扫安全,进一步弘扬、推广绿色文明祭扫理念,铜陵市相关部门制定了安全保障、交通疏导、宣传引导等工作方案,并根据气象条件等情况,提前部署工作力量,疏导人流量大的集中祭祀场所周边交通。
与此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共同营造深化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宣传倡导网络祭祀或家庭追思会等形式的祭祀活动,引导分时错峰祭扫和“一束鲜花三鞠躬”的祭扫方式,宣传禁止在山区、林地等野外的焚烧祭祀行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敏)日前,市涉企收费清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铜陵市市级涉企收费清单》,新的涉企收费清单包括行政事业性...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