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新闻 义安新闻 枞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铜陵市 > 铜陵新闻 > 正文

咱生活更有乐趣 铜陵市打造全省首个“三馆合一”的综合性文化馆

来源:铜陵日报 2018-02-08 13:43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李莉

铜陵的白姜、义津的米面、项铺的生腐、太平的烧饼……在市文化馆二楼,一个个“小店铺”古色古香,仿佛一条上了年纪的老街,在诉说铜陵的风土人情。烧姜阁、失蜡法、竹马灯、大通杆秤,这些“技艺”从口传面授化作一行行文字,展现祖先的智慧。这就是市文化馆新建成的非遗展示馆。截至2月5日,试运行一个多月来,共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市民纷纷点赞。

在这个非遗展示馆,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民间美术,一块块展板,一个个故事,采用现代技术和传统元素相结合的模式,宛如一条时空隧道,呈现出铜陵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到文化馆,人们会想到这有很多的公益培训班,还有周末小剧场可以展演。现在,建成了文化馆数字体验馆和非遗展示馆,让市民多了一处文化休闲、学习、体验新去处。”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祖小涵说。如今,除了学才艺,市民还可以通过“时光隧道”观赏铜陵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体验,置身于梦幻的世界。

在一楼的数字体验馆内,虚拟拍照、海洋体验馆、全息戏曲等14个项目,让原先的展厅化身为一座小型“科技馆”,市民在这里可以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全新观展体验。市文化馆馆长陈建平说:“市文化馆通过升级改造,在全省率先建成数字体验馆、非遗展示馆,成功打造‘三馆合一\’的综合性文化馆,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体验文化魅力,感受铜陵非遗文化,让非遗‘活起来\’。”

场馆升级改造如火如荼,馆内的才艺培训也没停歇。在市文化馆经常有戏曲百态唱念做打,丝竹千音吹拉弹唱,排练厅、舞蹈室、阅览室等座无虚席。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撑。市文化馆新馆的使用,大大满足了市民的文化活动需求。十几项艺术培训,为26个文艺团体提供固定场地,周末小剧场、书画展等文化惠民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就能找到文化生活的乐趣。目前,市文化馆每年开展的社会公益培训人数达4万人次。市民王桂萍说:“不仅可以在文化馆免费学古筝,丰富我的老年生活,还可以带孙子来感受非遗魅力和现代科技,现在的文化馆互动性更强,老少皆宜。”

“文化馆之前是服务社会的各个类型的培训、艺术教育,通过数字体验馆、非遗展示馆两馆建设,文化馆的功能大大提升了,它让市民体验到更多的科技文化成果,参观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基地。”陈建平表示,铜陵市文化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把百姓的需求置顶,改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精准服务供给,并以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数字非遗馆、数字图书馆、数字铜博物馆建设,让广大市民走得进、留得住、坐得下,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13个阅读点有了免费WiFi

本报讯(李渊刘洋)记者从市信息办获悉,该办今年突出抢、调、严“三字诀”,积极推进免费WiFi项目建设。截至2月5日,已完成了滨江、南湖和植物园等13个阅读点的免费WiFi项目建设。在推进中,市信息...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咱生活更有乐趣 铜陵市打造全省首个“三馆合一”的综合性文化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