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援助律师一起走访法援对象。
安徽公立司法鉴定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血样进行化验检测。
核心提示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树立法治思维、提高法律素养、推动依法治理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不断深化和拓展法律服务职能,以扎实构建法律服务综合平台为载体,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重点,稳步推进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各项工作,面向广大基层、面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让群众享受到及时、便捷、贴心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
广覆盖深拓展提升服务效能
公共法律服务是由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由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者等提供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须的基础性、均等性、公共性的法律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好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作用,市司法局今年以来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打造司法行政服务“惠民”工程。
2017年,市司法局积极服务法治政府建设,打造了法律“咨政”平台,选聘3名律师担任市委法律顾问,协助组建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库,推荐律师担任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809家,提供重大事项法律论证800余件,陪同接访48次,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3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长江经济带、打好扶贫攻坚战等重大发展战略,市司法局积极打造法律“护航”平台,通过整合“招商引资”“民营企业”等法律服务“七团一队”的资源,推行提前介入、跟踪协调、现场办理工作机制,采取发放法律服务项目对接卡、法律体检单及法律意见书的“一卡一单一书”等形式,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精准服务。该局还举办“优秀法律文书评选”“公证质量伴我行”“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提升年”等活动,促进法律服务业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宽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还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同时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与法律援助工作站、人民调解工作室等法律服务点纵横交会、有效覆盖,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一期工程,基本实现服务全方位、全覆盖。市司法局还依托乡镇(社区)“法治超市”“律师进社区”等长效化载体,创新村居法律顾问“坐诊”、律师进村居“巡诊”、重大事项专家团“会诊”服务,今年为群众办理法律服务事项6382件次,解答法律咨询5621人次,有效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法律援助作为全市的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也是市司法局全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市司法局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创先争优年”活动,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推进、经费管理、案件质量实行月督查、月考核和月通报。2017年,铜陵市新增了安徽惠民法律援助维权中心铜陵工作站,为全省第二家地市级非公法律援助机构。为了提升法律援助的服务质效,市司法局还设立了案件质量监督员,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综合运用旁听案件庭审、回访受援人、“同行评估”等方式,完善了办案质量评价体系。
法律援助:突出民生工程品牌效益
2015年8月,市民李某在程某的工地干活时严重摔伤。李某的妻子黄某身体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人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这次受伤,也让李某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李某告诉记者,受伤后,程某并未对其做出赔偿,困境中的他无奈来到社区进行求助,恰好碰到了正在那里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的安徽铜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蔡永生。“蔡律师在听完我的遭遇后告诉我,我的情况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和范围,他可以无偿为我打官司,替我讨回公道。”李某告诉记者,在蔡律师的指导下,他做了伤残等级的司法鉴定,确定为十级伤残后,蔡律师又做了大量调查取证的工作,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经历了三次诉讼、三次庭审,最终法院判定程某须支付李某赔偿款5万余元。
法律援助不仅是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在铜陵市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袁翔告诉记者,2017年,铜陵市充分发挥这项民生工程品牌效益,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实现法律援助办案数量、案件质量、经费效率、社会评价的四提升。今年上半年,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开展热线专题宣传和在线接受群众咨询,先后组织和参加了农民工维权、三八妇女节暨反家庭暴力法宣传、第27个全国残疾人日维权等大型宣传活动,组织了送法进监所、进社区、进乡镇活动,各县区中心也结合自己特点开展了类似宣传活动。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分别在2月底、5月底组织了两次全市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其中一次刑事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还邀请省律协刑事委员会副主任来铜授课。
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1986件,完成率达82.5%,稳居全省前三;结案案件808件,结案率达40.7%;社会律师办案1132件,占实际办案数的57%;诉讼类案件1748件,占实际办案数的88%;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38件,超过去年同期刑事案件办案数。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满意度为100%。
强化体系建设力促司法行政职能向基层延伸
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合理规划,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大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资源下沉、服务快捷、保障有力、质量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铜陵市按照“设施规范化、职责规范化、运行规范化、服务规范化”要求,采取“建设、规范、提升”三步推进,高标准建设市级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1个,县区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5个,乡镇(办事处)司法行政服务站37个和村居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462个,全部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在实现四级全覆盖的同时,通过推广“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有机整合,使之成为司法行政服务群众、倾听民意、展示形象的法律服务平台。
通过拓展服务功能、增设服务项目、扩大装机容量、优化转接流程等途径,铜陵市升级打造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在全市设立6部热线电话分流来电,确保群众来电“无一久等、无一漏接”,并实现与市长热线、青少年和老年人维权热线一键转接,安排专职律师接听热线,提供专业化解答,做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该局还积极协调市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将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纳入“智慧铜陵”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在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社会服务”功能模块建设“法律服务”项目,目前已分别完成与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易铜陵”APP静态数据对接共享工作,首期实现法律援助初审等事项网上办理,年内将实现法律服务机构人员查询、网上预约办理公证、预约律师、预约情况查询等13类法律服务事项的功能页面设计和测试运行工作,并依托“铜陵普法”微信端、微博端完善互动栏目,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2016年以来,四级实体平台积极解答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法律咨询,实现了司法行政职能向基层有效延伸。
“法企同行”: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助企、法治宣传惠企、法律保障稳企“组合拳”作用,推出服务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促进企业顺利转型,投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市司法局今年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集中走访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及调整结构、创新发展动态,分析研判转型升级法律问题,研发对路的法律服务产品。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267户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800余条,帮助防范风险148个。今年,该局还不断深化法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行动,组建了“重点工程”“民营企业”“个私经济”“招商引资”“涉外涉侨”“职工权益”“法律援助”七个助企专业法律服务团和“冯霞律师志愿服务队”,共为企业办理了法律服务案件997件,切实护航了地方经济发展。此外,该局还联合相关部门,促进并参与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把律师、公证等业务有机嵌入企业办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相关事务和手续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办理涉企法律服务事项1241件,解答企业法律问题电话咨询542件次。
市司法局进一步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推荐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721家,常态化开展“法律体检”,指导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重大资产处置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267次。连续两年开展以培育法治文化、加强诚信建设为核心的“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提升企业依法治理水平。指导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76个,规上企业全部覆盖,妥善化解各类涉企纠纷1100余件。
此外,为给广大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市司法局今年还建立了公证重点联系企业服务目录,并灵活运用绿色通道、事先预约、提前备案、简化手续、减免费用等方法,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市衡平公证处共办理土地招拍挂、招投标等公证51件,涉及总资金4.78亿元,办理企业经济公证95件,涉及金额4300万元。市司法局还积极利用“法律服务直通车”,送法进企业、进工地,发挥劳动监察、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职工法律服务志愿团作用,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畅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创新律企“结对共建”,市律协党总支、律所党支部今年与青年企业家协会及20余家企业“结对共建”,定期举办“律企对接交流会”,开展民间借贷法律问题、青年企业家成长等主题交流活动,受到企业的欢迎与好评。
加强监管力撑司法鉴定正义天平
司法鉴定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市司法局着力加强能力、诚信、制度、信息化四项建设,不断强化司法鉴定质量监管,拓展司法鉴定服务范围,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努力提升案件数量质量和服务水平。
今年6月,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了司法鉴定机构专项业务检查活动,对各机构执业活动相关的管理制度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了解其是否存在违规鉴定、虚假鉴定等问题。同时还对司法鉴定案卷是否完整和规范进行了抽查。“司法局的专项业务检查进一步增强了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程序意识和质量意识,对提升司法鉴定机构管理水平,提升司法鉴定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司法鉴定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安徽公立司法鉴定所负责人费斌表示。
据介绍,今年市司法局共对全市范围内的4家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了专项业务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液中的乙醇含量检测、能力验证现场测试,专项的业务检查以及案卷评查等活动。通过扎实推进检查工作,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规范办案程序,提高鉴定机构的整体实力,促进行业规范化运行。
近年来,市司法局按照提升司法鉴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司法鉴定机构服务水平,规范司法鉴定行业管理的要求,通过大力实施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严格考核、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建立和完善了执业公开、工作流程、受案登记、档案管理、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鉴定程序、依法科学开展鉴定活动,实现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铜陵市还以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狠抓队伍建设,强化行政管理指导和行业自律力度,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司法鉴定业务范围不断拓宽。今年前5个月,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各类司法鉴定案件96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20%,采信率达98%以上。
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春芳表示,通过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开展执业考核、诚信等级评估、技能比武、业务培训等工作,有助于规范司法鉴定制度建设,下一步,该局还将加强对新规则、新规范的学习培训和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司法鉴定质量。
本版稿件由邓妍策划采写,照片由高凌君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洋)9月18日,《安徽日报》在头版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铜陵篇”导读,并在9-12版用图文并茂的4个整版篇幅,深度聚焦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陵市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的新面貌、新气象和取得...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