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卫东
9月5日是中元节,是人们祭奠先祖、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为了引导居民“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营造文明、环保、平安的节日氛围,当天,铜陵市众多社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倡导居民文明祭祀。
文明祭扫深入宣传渐入人心
“这些废品放在家里占地方。现在兑换成鲜花,既处理了废品,又倡导文明祭祀,真是一举多得。”居民王师傅说道。9月5日上午,铜官区金口岭社区组织开展“鲜花祭祀传真情,文明祭扫倡环保”主题活动,不少社区居民赶到社区“垃圾绿色银行”,用家中废旧物品兑换鲜花。
当天上午9时左右,记者赶到现场时,参加兑换活动的居民已排起了长队。社区“垃圾绿色银行”柜台前,社区环保志愿者———“银行”工作人员正忙着接收居民送来的废旧物品,并进行分类、称重、折算积分,再按积分为居民兑换成一束束鲜花。
活动现场,居民们纷纷拿着家里的废旧报纸、纸盒、书籍等物品赶来,置换祭祀用的花束,并在千纸鹤上写上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再张贴在“追思板”上。“社区开展这样的活动挺好的,既环保又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今后,只要社区开展这样的活动,我都来参加!”参加活动的居民陈女士说,以前每年中元节她都要买束鲜花,摆放在父亲的遗像前,表达对先父的思念。
据了解,为了尊重居民祭祀习俗,维护好绿地、公共设施和市容环境卫生,杜绝火灾安全隐患,铜官区天井湖社区、五松社区、立新社区、学苑社区、鹞山社区等也在中元节当天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向居民宣传中元节民俗文化,倡导文明祭祀。
民俗文化传承应当去陋扬善
“传统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透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民俗中有的东西与时代已不合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当去陋扬善。”谈及民俗文化的传承,铜陵市地方文化学者俞俊年说道。
俞俊年告诉记者,“中元节俗称‘鬼节\’或‘七月半\’,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传说已故祖先会在中元节这天回家团圆,所以,民间普遍进行祭祀活动,素有放河灯、焚纸钱的习俗。在民俗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受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生产力等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节日有的习俗已是陋俗陋习,甚至是迷信、落后的,与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相悖。”俞俊年说,如中元节中烧纸钱的习俗,不仅影响环境卫生,甚至产生火灾隐患,市民应自觉摒弃这一习俗,加入到文明祭祀行列。俞俊年表示,民俗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民俗文化的传承要去陋扬善,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莉)9月5日是第二个“中华慈善日”,为深入学习和宣传《慈善法》,推动铜陵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当天上午,由市民政局主办的主题为“携手慈善、博爱奉献”广场宣传活动在雨润中央广场举办。...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