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红
冬日里,行走于宜君县哭泉镇淌泥河村,道路宽阔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行,文化墙绚丽多彩……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于眼前。休闲广场上,村民们围坐聊天,一派怡然自得的幸福景象。
淌泥河村的面貌只是宜君县的一个缩影。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92.3%;卫生厕所普及率88.38%;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1%;全县117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八不八保”要求和干净整洁标准;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5个,市级最美村3个、示范村22个、精品村49个……这一组数据展现了宜君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八清一改” 让乡村增“颜值”
2018年以来,宜君县紧扣绿色可持续发展主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重点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看点、整体有特色、连片成风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按照“八清一改”要求,宜君县持续开展“全民齐动手,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的垃圾清剿战。印制了30000余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手册》,刷写了1000余条固定性宣传标语,为5个乡镇28个村配备了142辆垃圾收集车、27辆转运车、116个垃圾转运箱及4026个垃圾桶。动员群众清理了850余吨生活垃圾,治理8966处“三堆六乱”,清除畜禽养殖废物等3000余吨农业生产废弃物。配发9000个厕所专用垃圾桶,印制2000个厕所专用门帘,配备63辆抽粪车,切实改善了农村“脏乱差”面貌,以实际整治成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3年来,宜君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064亿元,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资金8.9亿元,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安全饮水、通村道路、20户以上通组路、村内巷道、村级卫生室、文化广场、自然村通动力电全覆盖。
环境整治 让群众唱主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治为了人民,整治依靠人民,让群众唱主角,实现村庄的长治久安。
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宜君县始终坚持将扶志、扶智、扶德贯穿全过程,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活动,鼓励激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有效地改变了农村陋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各个村庄注重搭建有效参与平台,利用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等,逐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提高群众参与度。还广泛开展“细说变化颂党恩”活动,通过星级评定、文明卫生户评选等形式,以农民身边的模范引导教育群众、带动群众。积极推行“宜馨超市”积分兑换物品的办法,给予达到一定积分的群众兑换一定数额的商品,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整治的主动性,激发乡村治理的新动能。同时,扎实推行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村中设立“红黑榜”,定期进行晾晒,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参与环境整治的自觉性。
建立机制 让整治常态化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科学配置基层人、财、物等要素,通过系统治理惠及民生。宜君县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机制完善,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了基础。
在资金保障方面,宜君县采取“财政拿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2020年争取国债资金5000万元,县乡村一次性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垃圾治理体系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同时,建立“一事一议”筹集机制,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每月从群众中筹集一部分资金,作为村级垃圾清扫清运费用。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期管护工作,指导所有村修订村规民约,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确定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责任及管护经费,制定考核奖惩和农户门前“四包”责任制度,形成制度性约束。通过制定保洁员考核办法,将保洁员工资与考勤考绩挂钩,实行“有进有退”机制,进一步调动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宣传造势,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督查,采取月调度、季评比、半年观摩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突出问题,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推进的良好态势。
如今,随着乡村面貌不断改善提升,行走在宜君县各个乡村,到处环境优美、清新如画,不仅让人们看到了近年来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从群众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
新闻推荐
宜君苹果产业不断实现新跨越 2021年11月26日A06版文章字数:2152朗读:
本报记者程红兰通讯员刘晨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宜君数万农民告别了祖祖辈辈“以粮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开始...
宜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