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程红兰 王艳)3年前,国家级贫困县——宜君县探索设立“宜农股”,将专项扶贫资金和中省涉农资金整合起来,入股到福地湖旅游文化公司等3家国有公司,使贫困户和村集体不仅能分到红利,还实现了产业、经营、就业“三带动”。3年来,该县参与“宜农股”的贫困户2081户,共计分红502.4万元,户均分红2400元。该县贫困发生率由16.15%下降至1.19%,“宜农股”产业扶贫模式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宜农股”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股权归村委会所有,村委会和贫困户共享收益权。“宜农股”资金30%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余70%折股量化到贫困户,股份规模为每个贫困户1股1万元,5年内每年按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进行分红,其中1000元分给贫困户,剩余500元留给村集体。
12月21日,记者来到哭泉镇淌泥河村。昔日传统农业村“变身”新兴旅游村,原来的淌泥河村人均2亩地,靠种玉米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里想修个路都没有钱,更无资金发展产业。2017年6月入股宜君县文化产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来,该村盘活闲置场地,每年收入20万元,加上集体分红,现在村上拥有资金40余万元,不仅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还与陕西玉华酒业共同研发养生高粱酒,现已上市销售。
“宜农股”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全县持有“宜农股”的76个村集体资产由2016年村均530万元提高到当前的940万元。“在‘宜农股’的带动下,村庄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股民,全村人告别‘靠天吃饭’的窘境,走上三产服务业转型发展道路。”淌泥河村村委会主任牛燕说。
贫困户更是得到了“宜农股”的实惠。哭泉镇南塔村村民黄双喜身有残疾,无法出远门务工,靠几亩薄地过活,是村上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宜农股’真是照亮了我的生活。现在我在家门口的宜君县林海绿韵林业有限公司当护林员,每月收入1000元,加上1000元的分红,每年收入轻松过万,我家的光景肯定能变好。”他高兴地说。
宜君县扶贫局局长仇志鹏说,“宜农股”最大创新之处在于“三带动”,治好了产业扶贫“一股了之”、分红被“吃光用净”的顽疾。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保障了扶贫资金安全、精准和高效利用,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共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文卫峰袁子程)近日,市文化和旅游局检查组前往印台区和宜君县等地对2019年申报的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及星级农家...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