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常雅玲一行在宜君县文化馆调研文化建设情况。
2017年7月2日,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检查指导创建工作。
市县领导检查文化扶贫工作
2017年3月1日,宜君县举办乡镇文化建设观摩现场会。
宜君县举行农村公益电影流动放映车发放仪式
2017年8月,宜君县文化馆举办扬琴培训。
2017年3月28日,宜君县博物馆迎来了实验幼儿园的小客人。
2018年6月9日,长城保护利用高峰论坛2018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宜君)分会场,在宜君战国魏长城6号墩台举行。
宜君县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结合部,既因宜君水而得名,又因适宜君王避暑而称谓。县域总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6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0万,其中农业人口7.9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宜君北魏建县,历史悠久,域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仰韶文化遗址、战国魏长城遗址、北魏石窟、姜女泪泉、云梦山道教圣地、中国美丽田园——哭泉旱作梯田等,其中宜君战国魏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名录。宜君县先后于1988年、1998年、2014年被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自2016年全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宜君县高度重视,紧抓历史机遇,高点规划,高位推进,先后完成了县博物馆的新建和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的改造提升,建成了8个乡镇文化站、2个服务分点(西村、雷塬)和119个村(含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61个服务分点,全县万人占有公共文化场所面积达到720平方米,人均藏书量达到1.17册。“四馆一站”实现了常态化、均等化、规范化的免费开放服务,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公示了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及开放时间等,并向群众免费开放。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重点打造了以农民画、剪纸为主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旅游节、农民文化艺术节为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加快了棋盘镇“棋”文化,云梦鬼谷文化,哭泉姜女文化,太安佛教文化,彭镇民间舞蹈,五里镇民间秧歌,西村民间社火,尧生秦腔戏曲,雷塬红色革命文化,宜阳街道办民间剪纸、农民画等“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塑造。全县村级文化管理员报酬落实到位,培育村级文艺团队360支,发展文化志愿者500名,实现了每村每月1场电影和每年3场演出的目标,全县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创建工作中,宜君县按照“规定动作不丢分,自选项目增色彩”的目标,坚持“创新创优做示范,打造品牌出亮点”的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及时总结、提炼,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县乃至全市文化示范区创建增色添彩。
一是积极实施“撤乡留站·并村留室,设立文化服务分点”建设模式。为确保“撤乡并镇、撤小村并大村”后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降低,宜君县经过充分调研后提出了“撤乡留站·并村留室,设立文化服务分点”的总分点建设模式,将撤乡并镇后的2个乡镇文化站(西村、雷塬)和撤村并组后的61个村级文化室予以保留,并按照同步建设和管理,任务、指标同步安排,经费同等列入,服务内容和质量同等标准,效能同步考核推进创建,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得到了国家中期督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并进行推广学习。
二是探索推进“五位一体”文化扶贫有效模式。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按照“文化扶贫为重点、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的思路,上下联动,精准施策,通过政府购买保基本,部门包联建阵地,文化能人抓培训,项目包装补短板,文化产业迸活力的“五位一体”文化扶贫新模式,实现了贫困村同步文化脱贫。
三是探索推进创建考核新机制。积极适应文化发展改革新常态,把年终考核、定性考核向日常季度考核、定量细化考核转变,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追赶超越季度考核,对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赋分由原来1分提高到8分。考核中,抽调记者全程摄取考核过程影像资料,在推进会上逐单位播放,相互学习亮点,共同监督过程;在结果运用中,对季度排名靠后的单位,由县委、政府主管领导进行约谈,并在全县追赶超越季度推进会上点评,由排名靠后单位主要领导表态发言,有力地促进了任务的落实。
四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网上反馈机制。为缩短文件传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文件传递成本,探索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网上反馈机制,由全县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任务的38个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工作人员构成,网上反馈机制的平台实行专人管理,通过网上“任务文件上传、收件确认打印、领导传阅批示、处理意见反馈、办理结果答复”五个环节,做到了“收到文件速发声,领导批示速反馈,办理结果速答复,成功经验速分享”,有力地促进了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互学交流。
五是探索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新经验、新模式。在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中,宜君县坚持以群众观影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紧围绕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任务,着力让农民群众看上电影和看好电影,创新思路,探索路径,执行故事片放映“点餐制”,科教片放映“配送制”,场次编排“轮映制”。启动了全省首家配发流动放映车,统一配置了观影坐凳,建立了放映公示牌,定期开展群众观影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全面推行放映影片群众“点单”,通过健全组织机构、科学合理布点、配强放映队伍、建立工作展示群、张贴电影海报等方式,形成了具有“宜君特色”的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工作新经验、新模式。中国文化报以《百姓的选择权越来越大——陕西省宜君县农村数字电影菜单式配送喜闻乐见》为题,对宜君县农村电影“菜单式”“点餐式”服务进行大篇幅宣传报道,国家广电总局撰文《陕西宜君形成特色放映模式》,对宜君县的成功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推介。2018年1月,作为创新亮点工作的实施单位,宜君县“2131”办公室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新闻推荐
阳光讯(实习记者严利君)近年来,铜川市宜君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助力脱贫攻坚。抓...
宜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