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宜君新闻 > 正文

永远难忘的农耕记忆

来源:铜川日报 2017-03-29 10:19   https://www.yybnet.net/

——记农民作家张德民和他的《我的农耕记忆》

陈斌涛

  往事如梭,乡愁难忘。漫漫的人生长河中,总有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常常埋藏于心底,久久定格于脑际,时时揪人心扉。年逾古稀的张德民,是宜君县西村乡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一辈子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日出耕作,月落写作,呕心沥血,持之以恒,风霜雪雨几十年,农耕生活别样红。作为农人后裔的我,生养在宜君农村,同样也与黄土结下了不懈之缘。近日,喜闻张老的著作《我的农耕记忆》结集出版,索来细读,欣喜满怀,敬畏有加,倍感亲切,犹如菊香沁脾,清冽舒畅可人,既绽泥土清香之芬芳,又牵乡愁记忆之惆怅。

  魂系黄土,情赋农耕。张老在《我的农耕记忆》一书《自序》开篇就写:“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泥土打了将近一辈子的交道。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大伙的喜怒哀乐,寸断愁肠,让我刻骨铭心,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是那样的强烈和温暖!”字字情真意切,句句魂牵梦绕。农村是他灿烂生活的土壤,是他的根,土地是他赖以生存的摇篮,是他的命。张老在书中写“我是土命”:“记得儿时,母亲说我是土命,我很好奇,命是啥?啥是命?命怎么又是土的呢?……花甲之年的我依然在经营土地,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我是土命。”农民就是农民,朴实、纯洁,如一捧黄土,农民作家也一样,永葆黄土本色。《我的农耕记忆》洋洋洒洒十五余万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的语言,行文若溪,真情倾注,潺潺而流,娓娓道来,惬意顺畅,纯天然,无粉饰,不做作。张德民,渭北高原上的黄土汉子,一位地地道道的乡村农民,一位朴朴实实的乡土作家,他魂系黄土,如一束淳朴的黄菊,盛开在宜君大地,历经风霜雪雨,始终绽放迤逦泥香。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大的就是有脑子、会思想。希望是人类思想之魂,精神是人类生存之柱。张德民就是这样一个有思想、有觉悟的时代农民,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笔耕不辍,忘我劳作,为记载华夏农耕文明而奔走呼号,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而艰辛耕耘。张老在书中说:“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博大精神,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积攒下来的。讲的是精耕细作,讲的是吃苦耐劳,讲的是团结协作,讲的是以和为贵,讲的是对生活的一往情深,讲的是一股韧劲和耐力。”这就是文化自信,这就是时代精神。

  乡土情深,乡愁难忘。时代在发展,人类在文明,社会在进步。远去了,刀耕火种;远去了,犁镂耙耱;远去了,碌碡碾井。楼上楼下,已不再是奇葩,电灯电话,已不再是神话。当年憧憬的向往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当年梦寐以求的“BB机、大哥大”,已成了陈年旧事。高楼大厦、高档家具、小车、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已步入寻常百姓家。张老和十万勤劳智慧勇敢的宜君人民一样,在这块广袤殷实的黄土地上,不辍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他们拼搏,他们奋进,他们创造了和创造着奇迹、福祉和盛世。《我的农耕记忆》就是历史的印记,就是时代的缩影,就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佐证。

  以史为鉴,不忘初心。那段自力更生的岁月,永远让人难忘;那段艰苦奋斗的生活,永远让人铭记。“勿忘过去,勿忘传统,勿忘乡土,勿忘乡愁,让我们的孩子记住回家的路。”张老在书中如是说。《我的农耕记忆》以写实的手法,旨在通过一行行深情的文字描述,勾勒一幅幅精美的生活画面,还原一件件朴实的劳动场景,勾起人们怀旧的情愫,难忘的乡愁,永远的记忆。形象地再现人们勤劳勇敢、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新闻推荐

尧生镇“三项清单”助力精准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张明煜)今年以来,宜君县尧生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了“问题意见建议、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三项清单,全力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问题...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永远难忘的农耕记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