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
走近。震撼。沧桑。沉浸。
第一眼看见那些农耕用具,我的心不由微微颤了一下。生在农耕家庭,虽远离农耕已久,但,无论是从书面获知抑或从生活阅历角度来讲,我对过去的各种生活用具及农耕老物件并不十分陌生。
我的心不由微微颤了一下,是缘于它的老,是缘于一份乡愁,是缘于岁月侵蚀之后,居然在小丘红岩社区民俗博物馆,一场不期而遇的相逢,让我第一次直面沧桑。
马灯、马槽、尖钗、犁、耧、锄、镢、钗、碾、胡基模子、木炭熨斗、拨浪鼓、纺车、风箱、织布机、量斗……万件农耕碎片汇聚成一条文化长河。旧物新识,是怎样的心情?震撼。
震撼到一如书香里的一把火,燃烧在这个科技革命、文明复兴、信息滚滚、泥沙俱下的多元时代。老物件见证了世道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它是北方农村一个时代的产物和标志,也是当时农民劳动奋斗的缩影,更是农耕年代慢时光的一张名片。农耕文化,泱泱大中华千百年的辉煌史,饮誉四海华夏文明,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
时光流转,角色互换。留住、收集这些碎片的是小丘镇农耕文化博物馆发起人杨维耀先生。听说,他耗资近两千万元,用尽了他养殖、经商等积攒下的所有积蓄。脚步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村村镇镇及宽窄巷子、阡陌小道。行万里路,乘风沐雪,只为心中的梦想。
那天,我们见到了杨维耀先生,中等身材,微胖,不善言谈,静默地站在一旁,看着我们对老物件惊叹的表情,只是笑。60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深沉里透着一股睿智。
沧桑的老物件上残留着先人的血和汗。准确地说,这是一些废弃的物件、家什,农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时已过气。但,根脉和灵魂仍在。
历史厚重的小丘塬,是一座文化富矿,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落成,恰恰迎合了古代皇室在此兴建的机缘。小丘镇西独冢村西汉时期的祋祤宫遗址;朱村开化寺明代壁画碑文;柳家湾西魏摩崖造像等。
杨维耀先生让历史的碎片不再沉积埋藏在淤泥里,他把高尚灵魂的种子,播撒在小丘塬奔向文明的路上。
近前,我细看这些农耕旧物件的时候,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小丘塬上,末开放的博物馆里静悄悄的,甚至没有一丝风。那些沧桑的旧物件述说着沧桑,流淌着故事。这是旧时期向新时期延伸的一道光亮。
为避免氧化或再次受伤,旧物件被放在专设的屋子里,棚子里,专人护着。按年代、新旧、价值排列。风箱,吸引了文友的共识,党剑老师前后拍照,说发于西安的哥哥。许是记忆里瞬间呈现的缘故,许是唤醒兄弟间的共鸣。这风箱,也有我童年的记忆,扎着小辫,花猫灰脸,稚嫩的小手,一拉一推的情景。如今,大手,再一拉一推,似是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似是它陌生了我?
直面旧物件,直面真实,直面历史遗物,我凝神而立。有的叫不上名字。有的根本就不认识。拍视频片发于读书的女儿,回复:妈妈你是穿越了吗?我木然、沉默。如今的90后00后,把这些老物件视若玩物。老物件看上去斑斑驳驳,几近残破,但那老式的犁、耧、锄、镢等农耕用具,“男耕女织”的画面依然无声地昭示着一种不屈,一种勤劳。
木心说: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实得像假的一样。读来一针见血,却又使人心疼。但凡衷于文化的人,可以风轻云淡,亦可刻骨铭心。小丘人如斯。杨维耀先生如斯。
转角来到老油坊、旧瓦罐、红色展厅,老工艺展厅等文化的发展历史呈现眼前。一件件、一个个、一只只,安详如一尊尊历经风霜的石头、木头静卧于地。前面不远处,便是小丘塬苍翠的青山,但它们似是对此视而不见,它们只是累了。
静而不语的旧物啊,莫非你的思绪正驰骋于如昨的往日里么?倏然催生了我无边的臆想:沧桑、岁月、历史、过往、光明、黑夜、变迁、更新换代……这些有关无关的词汇零乱出现着,继而链接在一起,继而刷新。构成一个个动感的画面,这画面交替闪现,鲜活成岁月沧桑里的岁月,又幻化出几多回忆……
我似是站在荒凉古堡上,像穿越剧那样,努力的想回到田间耕作。一群人,一人一锄头、或一镰刀,一个播种的耧。只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还原当年外公外婆田间劳作的模样了。回望曾经,却是满目烟岚。
是啊,曾经的曾经,老物件陪伴着自己的主人风雨度岁月,一次又一次的变迁更新里,打捞起多少农耕故事;远去的农耕文化陪伴着自己的主人一路高歌,一次又一次披星戴月中,又满载过多少希望和收获。今天,它们老了,它们静默着,任后人评说猜度,曾经沧海的记忆里,淡看时光。
徜徉于农耕文化长河里,我想,即使究我一生,我又怎能够读得透这幅文化长卷呢?它的厚重和深邃,藏在历史的长河里,藏在今天的日月星辰里。藏在小丘塬现代文明史里。
我们一行人从博物馆走出来,宛若从农耕文化长河的光阴里走出来,在暮春的暖风中散发着古文化的幽香。
新闻推荐
村民在惠农通服务站取款本报记者曹金摄本报记者曹金又是一年樱桃季。在耀州区咸丰路街道平都村,一个个诱人的大樱桃正...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