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耀州新闻 > 正文

忙一个人 暖一座村

来源:铜川日报 2018-11-23 07:18   https://www.yybnet.net/

?徐重江经常到养殖场建设工地叮嘱工人们抓进度更要保质量

眼看着就快到11月月底了,养殖场马上就要竣工,徐重江最近每天都要去工地上转转,查看进度,叮嘱工人在质量安全上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徐重江,一个来自湖北的外乡人,从担任耀州区小丘镇周河村村主任到支书主任一肩挑,十多年来,他把周河当家乡,视村民为亲人,舍小家为大家,创新实施了集中搬迁、兜底供养、旧宅利用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了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周河模式”,在短短几年里,使周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民搬迁挪穷窝

“以前,我们都在沟底下住着,直到2011年那场特大暴雨灾害,把房子都冲塌了,道路、农田都毁了。移民搬迁,这一步走对了。”村民蒙民权说,一个村子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带头人,就像一场音乐会,在重江的指挥下,大家像乐队给予支持,才有了周河的今天。

2011年至2012年,徐重江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的同时,紧抓脱贫攻坚全面开展的良好机遇,帮助村上制定了“统规统建、集中安置、社会兜底、拎包入住”的工作思路,积极与邻村协调建房用地,分批实施移民搬迁。随着2016年“幸福家园”的建成,全村108户群众搬离就宅入住新居,在全市全区实现了第一个整村搬迁。

如今的周河村,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一条条水泥巷道干净整洁,一棵棵景观树郁郁葱葱,一座座移民新居错落有致,一幅幅文化墙特色鲜明,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每座房顶都架起了太阳能,城里人享受的,在周河村应有尽有。

旧宅利用兴产业

“在移民搬迁实施过程中,曾有人持反对意见,农田都在沟底,村民担心搬上来了靠什么吃饭?”徐重江说,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想,何不在旧宅里搞养殖,在老村庄建大棚,这样村民既有新房住,又有产业发展,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民的支持。

在旧宅养殖中发展比较好的贫困户就数林汉荣了,虽然已经76岁,但人很勤快,隔三差五就会到老屋照看他养的奶山羊,打扫打扫羊圈。

“重江是个实干家,村上不管穷富他都看得起,他提出的旧宅养殖给我们带来了脱贫的希望啊。”老人不停地向记者夸赞,“你看,我这老屋院大刚好养羊,今年已经卖了50只,还有30只,加上挤羊奶一共挣了3万多元,马上就能脱贫啦”。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徐重江探索出“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和专业合作社牵头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大棚是去年10月建的,我们利用老村庄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总共发展了46个大棚,统一种植西红柿,这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已经给贫困户分了500元的红了,贫困户还可以在棚里打工挣工资……”不善言谈的他一提到贫困户就有说不完的话。

舍小家为大家

“他经常和我们拉家常,见人总是那句,有事吭声,这样的干部,群众都欢迎。”一名贫困户说。

“他虽然是外乡人,但把我们当亲人,我们盖新房缺钱,他就自己贷款帮我们盖,真是把大家的当自己的事来干。”一名群众说。

“他舍小家为大家,扑下身子为村上谋发展,为群众致富想办法,他的实干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一名村干部说。

他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大家的点赞,却因为顾了村上这个大家却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妻子米群艾经常埋怨:“自从干了村上这事,屋里啥活儿都顾不上。收麦他连地里去都不去,只要电话一响他就走了。”

尽管妻子不理解,但徐重江却常说:“群众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如今周河、独石、寺坡三村合并,我又被大家推选为独石村村主任,为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我更得好好干。”(本报记者 张红)

新闻推荐

凝视故乡,发现蓬勃之美 从邢小俊的《拂挲大地》说开去

世间宏阔深邃的基因和密码,都无声地隐藏于土地;匍匐在土地之上的人是神奇的解密者。与土地与农人对话,是人类最深奥的哲学命...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忙一个人 暖一座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