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耀州新闻 > 正文

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之⒀ 村民富乡村美风尚好 ——铜川市耀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事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5-17 07:03   https://www.yybnet.net/

4月24日,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移村新村,一栋栋别具风情的小洋楼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近年来,移村以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为载体,强化产业支撑,挖掘地窑民俗文化,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丰富惠民文化活动,倾力打造小丘—移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本报记者刘强摄

  本报记者 李艳

  建设有机苹果示范基地1000亩;步寿塬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小丘农业产业带稳步推进;苹果、草莓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香山果语·田园综合体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去年以来,在铜川市耀州区广大乡村,到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勃勃生机。4月下旬,记者走进耀州区,捕捉这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个喜人场景。

  龙头企业领跑现代农业

  在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铜川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深绿色的厂房引人注目。和普通农家种植的水果相比,这里的草莓、圣女果等是严格按照精细的工厂化流程“生产”出来的。

  4月27日,记者走进海升农业5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就像走进了由各种金属网架、导管、电子设备组成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和普通工业车间不同,这里一排排网架上的产品是正在“快乐”生长的草莓。

  为什么说草莓“快乐”生长呢?公司总经理马军虎告诉记者,这里的智能升降温管理系统、精准水肥循环系统和基质吊架立体栽培,给草莓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通过终端传感器,每株草莓的生长状态一目了然。如果哪株草莓缺水或缺营养,通过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精准地给它“补给”。

  据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草莓在生长过程中不接触任何农药及化学肥料,果实完全自然长大、自然转红,所以在市场上特别抢手,1公斤草莓平均能卖140元。

  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让当地农民直接获益。海升农业每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300人,固定工月收入2000元。

  在海升农业的带动下,耀州区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市级、区级各类园区25个,建立了以苹果、葡萄、药材、设施高效农业、畜牧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示范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耀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省级和市级园区为示范、区级园区为支撑、农户最终受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高品位规划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石柱镇马咀村靠“洋气”出了名,更靠“洋气”赚了钱。今年五一假期,村民安峰峰乐开了怀。她家开办的地中海装修风格的家庭旅馆,3天收入3000多元。据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马咀村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左右。

  一个仅有300多人的村子,为何能吸引这么多游客?“我们来体验这里的欧洲风情。”5月9日,正和几个朋友在马咀村游玩的退休干部王建国告诉记者。

  的确,一来到锦阳湖边的马咀村,人们就能感受到阳光小镇浓浓的欧洲风情:一栋栋欧式风格的小别墅漂亮精致;一幅幅钢铁侠、蝙蝠侠、海洋女神的墙面涂鸦生动传神;绿绿的草坪和白色的灯塔浪漫而唯美;街角的咖啡厅和喷泉让人倍感轻松与惬意……

  “做关中风情,陕西已经有了袁家村、马嵬驿,我们就选了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乡村发展道路。”马咀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南说。正是秉持这一理念,马咀村请来西安、深圳的专业团队,高品位规划,最终确定了欧洲风情小镇的发展思路。

  2014年,渭北旱塬上时尚高端的马咀村欧式小镇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游客。近年来,马咀村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等多项荣誉。

  借助马咀村的成功,耀州区巧打差异牌,编制高品位乡村规划。目前,照金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董家河产城深度融合特色小镇、小丘现代农业生态田园特色小镇、关庄物流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等正引领全区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

  文明乡风厚植好人沃土

  4月26日,记者走进董家河街道王家砭村。在村史馆里,奖旗、奖牌挂了整整一面墙。最让王家砭人感到自豪的是2013年村上涌现出的助人为乐先进群体。这个群体成为2014年中国好人榜上唯一的先进集体。

  2013年12月17日,一辆满载橘子的货车途经包茂高速铜川黄堡收费站时发生侧翻,车上的25吨橘子散落一地。事故发生后,42名王家砭村村民自发赶去施救,帮助司机拾橘子。入夜后,为防止橘子冻坏,村民还从家里拿来被褥、草帘子,对未拾完的橘子进行覆盖。用了两天时间,村民和民警将大部分橘子转运到另一辆货车上。

  王家砭村村民的善行义举不仅感动了来自内蒙古的司机,经媒体报道后,他们的事迹也传遍了全国。

  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要凝聚正能量,要有文明的乡风做支撑。近年来,王家砭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台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农民诗社,设立了文明风尚道德提示牌、好人好事光荣榜。

  “蓝蓝的天啊黑油油的土,层层梯田绕山走。清清的泉呀石上流,家乡的景啊好旅游……”4月26日,在王家砭村诗社,68岁的农民诗人王全林动情地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目前,他已创作了近200首受村民欢迎的诗歌。“人有了精神追求,才有精气神儿。”王全林说。

  为扩大王家砭村“好人村”效应,让文明乡风厚植好人沃土,近年来,耀州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传承家风家训,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乡贤能人的教育作用,改变陋习、转变风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新闻推荐

铜川供电公司消除线路隐患

  本报讯(通讯员井丽君)4月29日,铜川供电公司为期五天的110千伏桃孙线路隐患治理工程圆满结束,与此同时,该公司...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陕西日报“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活动之⒀ 村民富乡村美风尚好 ——铜川市耀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