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耀州新闻 > 正文

两代人照顾邻家三十余载

来源:商洛日报 2017-05-31 07:50   https://www.yybnet.net/
 ????30多年来,余广贤(右)对赵新正的照顾一刻未停止过。????本报记者????程红兰摄

5月18日,温暖的阳光洒在耀州区关庄镇树林村四组村民余广贤家的院子里。

余广贤给身边的老人递了杯茶,两人倚靠在墙根上,晒着太阳,唠着家常。

老人叫赵新正,年事已高,但是精神矍铄。赵新正和余广贤一家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从1982年起赵新正就断断续续在余广贤家搭伙过日子,这一晃35年过去了。

如今,年过六旬的余广贤,依然坚持照料着84岁赵新正的生活起居,像对自己的老人一样善待着,用行动诠释大爱无言。

  父辈热心帮衬邻家,临终给儿子留下嘱托

在上世纪经济匮乏的年代,树林村由于地处偏僻消息闭塞,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就靠自家种的庄稼,很多人家都住在自己挖的土窑洞里。

30多年前,还未结婚的余广贤和父母弟兄们就住在沟底的土窑洞里。那时,赵新正的母亲去世早,他和父亲就住在余广贤家隔壁的窑洞。两家人相交甚好,余广贤的父母平时都帮衬着照顾赵新正的父亲,母亲帮着他们做衣服、做鞋,父亲帮衬着打水干农活。两家人日子都很清贫,但相处得很融洽。

日子一天天过去,1982年前后,赵新正的父亲去世了。“老汉年轻时一直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家里又没个女人做饭,有时就在我家一块吃。”余广贤回忆起过去的日子说。

多年以后,余广贤的父母相继去世。临终前,父母嘱咐他:“新正无儿无女的,是个恓惶人,你把他照看好,给他养老送终。”

这个嘱托,余广贤一直铭记在心里,日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赵新正,成了当地的美谈。

  家境窘迫却心地善良,照顾邻家丝毫不“吝啬”

初见余广贤,头发胡须花白,牙齿全部脱落,身着一身朴素的黑衣服,走起路来步履蹒跚,俨然不像一个刚刚60岁的人。那是清苦岁月留在他身上的痕迹。

1967年住的窑洞,直到2009年,余广贤一家人还住着,一到汛期,窑洞就会积水,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2010年,村委会看到那破旧的窑洞住着太危险,就把原来学校的旧房腾出来,让老余一家住,赵新正也一起搬了过来。

说起清苦的日子,老余心里不觉得苦,对于儿女他却很愧疚。“大女子是1985年的娃,上初中时,学校让交50块钱买校服,我手里都没有,四处问乡党借。女子初中毕业后,又把校服给了弟弟。”余广贤告诉记者。

如今,全家的收入都靠儿子在外务工,五口人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但对赵新正的照顾却丝毫没有“吝啬”过。

2016年,赵新正老汉告诉余广贤自己捡东西没劲。余广贤和儿子连忙将老人送到医院,经检查老人得了脑梗。看病、打针、吃药,余家从不含糊,渐渐地老人身体也有了明显好转。

自从得了场大病,赵新正行走需要拐杖,农村的土茅房上着也不方便。“我给茅房里架了两个椽,下面支了个木板,自制了马桶,现在方便多了。”余广贤说。

就在余广贤腿骨折、媳妇陈英英住院时,他家都没误过老人的一日三餐。“老汉年龄大了,牙也慢慢掉落了,怕老人难消化,就把面条煮软、菜炒烂。”余广贤说。

除了照顾吃喝,余广贤把老人也收拾得干净利落。“你看我买的电动剃须刀,天热了给赵叔把头理了,看着也清爽,身上这身衣服也是我女子在集会上给买的。”余广贤边说边整理着老人的衣服。

为了给赵新正一个幸福的晚年,老人喜欢的茶叶、旱烟从来没缺过。平日里,杂七杂八的开销,余广贤也没计算过,更没计较过。

  温暖的三公里村道上,留下点点滴滴人间大爱

余广贤的儿子在外面靠着拉煤车挣着辛苦钱,2013年在距离学校三公里处终于盖上了新房。

“爸,这下咱家终于能住上平房了,让我跟您儿媳妇好好孝敬你们。”2015年余广贤的儿子兴高采烈地对父母说。

在这样的请求下,余广贤却给儿子泼了冷水。“咱邻居新正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跟前离不得人,我得在跟前伺候。”儿子知道父亲的善心,也就没有强求,便和身体不好的母亲住到了新房去。自此,余广贤便整日往返两地,奔波在这三公里的路上,腿脚不好的他一走就是50分钟。

“这赵老汉身体不舒服咋办,咋送到附近卫生院?”余广贤灵机一动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每天天蒙蒙亮,余广贤起来给赵新正做早饭,忙完就骑着电动三轮去新房那边帮忙或是下地干农活,中午拿点媳妇陈英英做的包子、花卷给老人改善一下生活,下午陪老人说说话解闷。晚上,就搀扶着老人回他的房间休息。这就是余广贤的一天,寒来暑往,日复一日。这温暖的三公里的村道上,留下的是点点滴滴的人间大爱。

提起余广贤照顾邻居赵新正的事情,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老余家里情况不好,照顾了赵新正这么多年,真是不容易,每天还给老汉换着花样做饭,一天一个鸡蛋,保证老人营养。”住在学校对面的阴香妮说。

“广贤娃好,真是比亲儿子都亲,平时忙前忙后地照顾我,还给我跑养老、办老龄补贴,往派出所、镇上都不知道跑了多少回。”赵新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

“你眼睛不好,不敢揉,我一会给你买点眼药点上。”话语间,余广贤骑着三轮车又跑去卫生院买眼药了。

“照顾赵老汉,心里也没想什么,就是给娃树个榜样。以后我年龄大了,照顾不动了,我一对儿女帮着照顾他。”余广贤眸子里闪烁着质朴而温暖的光芒。(本报记者 张华 刘晓帆 郭颖 程红兰)

新闻推荐

“合作社+合作社”促进贫困户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周培生吴小龙)近日,宜君县鑫峰合作社与耀州区有名合作社达成协议,在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种植土豆。耀州区有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土豆等农作物种植。2016年在耀州区石柱镇西古村种植土豆...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两代人照顾邻家三十余载)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