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 共克时艰
本报记者 袁欣
20岁的路凯航是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孙思邈医学院医学系护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和全体同学一起共同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管理的要求。作为学院莲语社社长、文艺发展中心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社长,他为了缓解同学们的心理压力,组织同学们录制了很多内容积极的视频,并进行评奖,让大家熟练掌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护方法,学会保护自己,开开心心在宿舍生活学习,减轻了大家的心理压力。同时,他定期对宿舍进行检查,统计每日消杀情况,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提醒同学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共同维护良好的宿舍环境。
路凯航告诉记者,学院积极落实省教育厅的疫情防控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就地管理,对于学生的用餐、洗澡等问题在时间、人数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宿舍楼号错峰出行,学校每天对学生活动区域进行消毒。他表示,学院领导多次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进行了看望慰问,及时解决同学们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坚定了大家对疫情防控必胜的信心与决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路凯航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校期间,他主动带头落实防疫要求,认真复习,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他告诉记者:“我们大学生能理性判断和辨识网络流传的疫情谣言,会冷静分析疫情期间的热点事件,不被‘带节奏’。如果有需要,我们愿意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在宿舍里,我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每天都会坚持做体操锻炼身体,我还做了篮球、篮球筐供大家锻炼身体。其实所谓的篮球筐,就是用垃圾桶上的圈和一个布袋做成的,而篮球则是塑料垃圾与布毛巾包裹而成。平常我还会阅读书籍,学习朗诵各种文章。在学校这段时间,我们每天过得丰富又实在。”
通过新闻,路凯航看到了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的场面,一线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担起自己的责任,帮助患者和病毒作斗争;爱心人士送去各种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还有许许多多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人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众志成城抗疫情。
“当下虽然很艰难,但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抗击疫情愈是艰难险阻,愈能体现我们中华儿女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愈能显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与‘中国精神’。在此,我向学校保证,疫情期间,我会带头做好个人防护,服从学院管理,在宿舍上好网课,认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带头遵守纪律,安排好生活;带头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干净;我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克时艰,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路凯航的话掷地有声。
接过“接力棒”建设祖国,服务人民
本报记者 袁欣
13岁的闫蕾是新区文家中学八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这个寒假她和同学们一起遵守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待在家中,认真完成假期作业,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这个假期里,闫蕾做到了少出门,注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消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听从政府的安排,非必要不离铜。不信谣,不传谣,不扰乱社会秩序,呼吁家长和身边的人多做公益活动,竭尽所能为社会做贡献。在家里她认真学习,远离电子产品,防止沉迷网络。并按照各科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寒假作业,针对生物和物理等科目,她还做了一些小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动手能力,还能巩固科学知识。老师们还建有微信群,同学们寒假作业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提问,老师们帮着查漏补缺、答疑解惑。
闫蕾说自己可不想当个书呆子,除了学习之外,她还喜欢看看课外书,用练硬笔书法、画画等有趣的事情来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此外,她还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扫地、整理房间、洗碗、擦桌子等等。假期对于她来说是放松休息的时间,但她想要让这个特殊的寒假变得更有意义,让假期的每一天都充实起来!
闫蕾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国家和父母都把我们保护得好好的,不需要我们去冲锋陷阵,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幸福和安宁是用千千万万个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大人们挡在我们身前换来的。我们中学生要好好读书,将来接过父辈师长的接力棒,建设祖国,服务人民。”
收获担当 收获成长
本报记者 张芳
当寒假遇上疫情,作为一名高中生又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才能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辜负大好时光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铜川市第一中学南校区高二(4)班的王敏,了解一下她的寒假生活。
1月3日中午,王敏开始了自己的假期生活。“孩子刚放假距离上网课还有两天的空余时间,她就给外公外婆讲了有关这次疫情防控的新闻报道,再教会老人做核酸检测时如何扫健康码、行程码,还给老人讲解了一些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这样能锻炼她作为家庭健康管理员的能力。”王敏的母亲朱小娟说。
面对突然而至的寒假,王敏其实内心早有了自己的打算。她准备利用上网课前的时间,把以前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毕竟上高中了课业负担比较重,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高考时厚积薄发。尽管目前依然处于寒冷的冬天,但王敏依然会早起晨读,当看不进去课本的时候,也会适当进行调节,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1月6日,我们就开始上网课了,作为一名高中生现阶段学习是最重要的,我会在听好课的基础上,不断做题、总结、回顾,让自己的成绩通过这个寒假里不断的努力变得更好。”王敏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懂事的孩子,王敏也主动承担起干家务的任务。“哪怕吃完饭刷锅洗碗、拖地擦桌子,闲时为父母捏捏脚、捶捶背,别看这都是些小事情,可是能帮父母减轻不少的负担呢,也能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王敏说。
王敏说:“作为学生,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减少外出,非必要不离铜。假期也因疫情变得特殊而厚重,我们深刻感受到科学技术在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安全方面的重大贡献,因此更应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年后再回望这段时光,我们会收获担当、收获成长。”
为小小少年点赞
本报记者 吴洋凯
受疫情影响,不少学校实行“错峰”开启寒假模式。在享受假期快乐时光的同时,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疫工作做出贡献,让这个假期更充实、更健康。
“虽然我捐的不多,但这是我的一份心意……”1月1日,新区正阳路街道阳光社区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捐赠”。
这天,一名戴着口罩的小男孩走进社区,将两箱方便面递到社区工作人员的手中,小男孩腼腆地说:“阿姨,我听爸爸妈妈说你们天天都坚守在岗位上,很辛苦,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两箱方便面,希望你们能收下。”说完小男孩将方便面放下就走了。
据悉,这名男孩叫刘衍岑,今年10岁,就读于市朝阳实验小学,这段时间放寒假,他在家一直没有外出。当他从家人和学校老师处得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社区干部和一些热心的叔叔阿姨每天在社区执勤很辛苦,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征得父母同意后,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两箱方便面,送给了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刘衍岑小朋友用一颗童心诠释了一份真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的担当和情怀。
虽然年纪小,但是新区金谟小学五年级(1)班的曹未希同学把自己的寒假居家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有条不紊。
曹未希每天早上会按时起床读书学习,观看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下午练完字帖、完成所有作业后,便开始自主阅读、休闲、锻炼。
“不能去户外运动,我每天晚上下班后,会陪孩子做一个小时的有氧健身运动,让他健康成长。”孩子妈妈张女士说,她和丈夫还在正常上班,孩子还算比较自觉,每天布置的作业都能完成,学习和生活比较规律、充实。
记者手记
面对疫情,学生们以国事为己任,身体力行主动融入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上好这堂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课”。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减少外出;在家里,他们上网课、锻炼身体、帮助家长做家务,阅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视野,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明白了做人要有责任感的道理。
一些思政课教师表示,面对疫情,换个角度来看,感受民族精神、锻炼自学能力,培育亲子感情……这些都是教育的情怀和温度。
疫情之下,学生们懂得了担当,也是一种成长。
新闻推荐
铜川市信访局干部曹卫宁荣获全省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提名奖 2021年12月31日A07版文章字数:563朗读:
本报讯(记者张欢欢)近日,由陕西省信访局、陕西日报社、陕西广电融媒集团联合举办了全省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座谈会和发布...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