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盈
我非常感念铜川市第一中学,感念那象征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庙大礼堂,感念那顶天立地参天古柏的无穷力量,感念那在艰苦岁月里使这座古老殿堂保持活力的灵魂工程师——— 我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同时感念和我共同度过那个年代的同窗校友们……
1958年是中国大地充满活力的年头,大地上的万物似乎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找生机。工人夜以继日地和机器赛跑,农民也打破千年旧俗,夜以继日地掌着灯火在田里耕作,学生们殷切地要学知识,老师们恨不得一下子把知道的一切掏出来教给学生……唯恐落伍的“恐后症”激励着国人,当然也激发着有着优良传统的铜川市第一中。就是这一年,我考入了这座久享盛名的学堂,开始了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在市一中的六年是我一生中关键又关键的六年,我目睹了直到一九六四年七月之前,市一中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们是如何推动着学校前进的车轮渡过困难的。自那以后,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我像惦念母亲一样,无时不在感念着母校的一切变革和发展。
我热爱市一中,不仅是她具有充盈的内涵、更多的是在于她为我们数以千计的学生提供的良好环境——— 由所有市一中人构成的环境。在那里一批批识字不多的小学生像出巢不久的小鸟,由对世事的迷惘、好奇,被哺育得能够自由展翅飞翔。经过短短的三年或六年,就一窝蜂似的从那里起飞,奔向远方!
在教育阵地上,使年轻学生崇拜的首先是挂着眼镜、无重发压顶的老教师。所以至今我还记着拿着三角尺的张星照老师,端着地球仪的赵文质老师,提着彩色粉笔的邵志刚老师……看到他们严谨的面孔,谁都会产生良师恩教之感。他们都像赵文质老师书写的“城关石桥”那几个能撑起桥拱的大字一样刚劲,使人有力量。我记得教物理的杨文瑞、穆明远、吴建良等老师,缺少试验手段的物理课为难了他们,可挂在嘴边的白沫象征了他们的苦口婆心。我记得曲树言、郗仲文老师讲化学,不急不慢,有条不紊,严肃而又可亲,只要他说“今天就讲到这里”的话音一落,外面就会传来下课的铃声,简直就像是他在牵着系铃的绳子一样;我记得武捷、童福寿、党立敏、张天枢、王应琴、张福才等老师的语文课,都使人佩服不已。武捷老师把字、词的含意解读得使人有求索不尽的甘甜,童福寿、张天枢老师能把课本上长达数页的古文一口气背下来,并随意捡出其中一句来讲解。党立敏老师朗诵文学名著、撰写长篇文著的刻苦表现给了学生们无穷的力量,使其成为不少青年学生的榜样!讲历史课的窦多寿、何尚武、瞿云锦老师把历史上的时间、人物与事件融合讲解得使人兴味无穷。刘铁成老师在药王山烈士墓前祭英灵的朗诵,使肃立者感泪涌流;和学生一起操练、一起玩球的贾振西等体育老师,使学生敬而无畏,达到了文明精神与体魄健康的双收获。讲生物的王奉恩、付振东老师使学生朦胧地了解了生物生理知识和奥秘。方道珍和王雪平老师是市一中外语课教育的奠基者,他们教俄语课,得到了所有听讲者的赞誉!左长秋、杨维韬、王满荣、魏书田、姚建勋等老师教几何和代数,他们虽脾气风格各异,但为人品格均可谓上乘,左长秋为人和善,教书又育人,语言十分可亲,他们不仅教知识,更是深含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
我要特殊地感谢王尚义老师!他不但教书,更像一位引路的导师。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大礼堂前的古柏下,听了他侃侃流畅地授课或报告,不仅能明事理,而且能学到分析时势的方法。几十年来,难忘的依然是那时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关怀!
市一中有位旧称“伙夫”的寇师傅,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老者。每当人们还在梦乡,鼓风机响了,寇师傅已为师生们烧洗脸水了。无论盛夏酷暑还是冰霜寒冬,这位老者都关注着大家的吃、喝、学习和睡觉。天长日久,他的眼睛被煤烟熏坏了,眼珠外突,常常流泪。他认不清来者的面孔,但能从声音判断出来者是谁。他的手和脚简直像市一中大礼堂前的柏树皮一样布满鳞甲。他侍候着全校的所有人,用热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希望之星。
一九五八年我进入学校时,秋冬时节有时头上裹着羊肚毛巾,夏日总有些天头上压着草帽,是因为我没有条件去理发店理头,待头发长得很长时,周末回家由母亲执刀为我刮剃,头顶留着的头发像一顶压在头顶的大盖帽。我从家里带来的以菜为主的口粮每周只能维持到星期四,周五肯定要饿一天。当时郗仲文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周六上午课后,我要求郗老师放我回家。饿了一天多的我在老师面前求饶的可怜相,打动了善良的班主任的心,郗老师不止一次地解囊救困,让我上街买碗水煮萝卜块充饥,要我参加完打扫卫生后再回家。我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表达感激的心情!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段困难的时期,郗老师给我的几毛钱都是从自己的嘴里省出来的。其实质不能用钱来理解,他给我的是坚持学习下去的勇气、影响的是困难学生的前程!这滴滴点点的生活关心用身教影响了学生的做人之道,更体现了一位平凡的教育者忠诚于自己事业的光辉形象!
当我从农村进入城市时,对城里的一切人与事都感到神秘,很注意他们的特点。因此,除了老师,还有许多其他年级的学生,我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多是从其他渠道听到而记忆的。艰难条件下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特点都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影响!
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人用血汗创造的,历史又常常是后来的人总结的。她如同一个多棱镜,不同的侧面看到的是不同的特点,所得结论的准确性又要接受评说和检验。市一中是一个适合反观的地方,身在其中时往往很不明白,这顶天立地的古柏和根基实在的文庙所意味的文化是多么的深厚。游子常念叨的话题总是家乡,而我感念最多的是母校市一中!
沿着母校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的主流,追溯到一九五八年前的一九四一年,再延展到今天,像一条坚实有力的链条紧紧地扣在一起。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没有过去和现在,就不会有更好的将来。今天的市一中声名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是正确教育理念传承的必然。而能正确发扬历史传统的人是正在这里耕耘的领导和老师们。由于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使一代代优秀学子渴望到这里深造,一批批教学大师愿意在这里成就事业,展示才华!
市一中已经培养了不少有作为的学子。为了培养出能在社会与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有发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市一中的教育工作们一定会把发现人、培养人、发展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重视再重视、提高再提高!
我在为母校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今日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对母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道路上的发展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图片新闻 2021年08月31日A03版文章字数:106朗读:
近年来,印台区陈炉镇上店村因地制宜,不断扩大花椒种植规模,促进全区花椒产业走向生产规模化、品牌标准化、销售网络化、...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