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玲
转眼间,已经是奔六的人了,往事历历在目,时光匆匆忙忙,仿佛那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瞬间皱纹横生,华发满头了,留下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回忆,那些苦乐年华,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生命恋曲。
铜川李家塔煤矿,生我养我的地方,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铜川这块大地上消失了,没有了“新井口”“老井口”昼夜旋转的井架,没有了高音喇叭里“抓革命,促生产”的喧嚣,没有了宏伟高大的大礼堂,没有了礼堂外广场上的人山人海。没有了铜川作家阎保成笔下的《小街》,没有了“一百孔窑”“东山土窑”“二十四孔窑”“九孔窑”“十孔窑”这些矿工的老居所,没有了矿中、矿小数千名学生的琅琅读书声,没有了“西山公房”“北公房”“南公房”“东新村”“下五排”“桐树沟”,没有了“一食堂”“二食堂”,没有了“文革”中神秘的“军官楼”,也没有了具有纪念意义的那“八棵柿子树”。静悄悄的李家塔矿,就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一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看见那些被杂草灌木埋没的窑洞,看着到处夷为平地的瓦砾,看着那空无一人已经倒塌的差不多的小街,看着东山、西山以及各个山坡上伫立的墓碑,我不由得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我心中的故乡,已经不能够用“物是人非”这个成语来描述了,完全是“物非人非”,满目青山埋忠骨,不知英雄在何方了……
李家塔煤矿,是我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栖息地,它陪我走过了最美的青春年华,尽管那时的家是穷困潦倒的,尽管那时的生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尽管左邻右舍是没文化的,尽管喝的水是带着土腥味的,尽管穿着的衣服是打着补丁的,但我却从中得到了任何时期都无法替代的快乐!
善良纯朴的矿山人,没有世俗的尔虞我诈,日子过得再穷、再苦,也不抱怨,总是勇敢地扛着,快乐地面对着,即使自己吃糠咽菜,也忘不了给邻居分享美味。如果孩子们在外面打架,大多被自己的家长训斥,或当面挨顿打,或叫回家再挨顿打。
散养的矿工子弟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没有正规学校毕业的音乐老师教唱歌。放学后,他们满山遍野撒欢,如何玩、怎么玩?任由发挥他们各自的天性,上山、下河、沿墙、爬树、贴墙、翻筋斗、拔河、跳绳、推铁环、踢毽、踢沙包、跳皮筋,不花钱的游戏照样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些不花钱的游戏中,矿工子弟们最大限度地开发了自身的聪明才智。
他们在父母身上学到的了坚韧不拔,不卑不亢,诚实守信;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中学到了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分享快乐。在铜川人的眼里,李家塔煤矿已经在现代化的铜川消失了,但在李家塔矿工子弟的眼里,它一直还在,散落在铜川乃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李家塔人,已经把他们梦魂萦绕的故乡背进了行囊,储存到了他们心里,植入了他们的骨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小松)今年以来,市金融办认真贯彻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掀起新一轮扫黑除恶强大攻势的决策部署...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