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五版)
幸福铜川:民生看得见摸得着
对于市民而言,衣食住行的细微之变,是验证获得感、幸福感的直接方式,也是管窥民生改善的真实视角。2019年以来,铜川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和10.1%,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在铜川,民生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处处都能感受到民生工作蓬勃发展的强劲脉动。
城市品质増量幸福要素。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改造提升了城市运动公园、市人民公园,铜川剧院投入使用,市工人文化宫、铜川书画公园对外开放。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统筹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等创建工作,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城市供水供气管网改造等工作稳步推进,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持续优化人居环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生实事增进幸福体验。把稳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在全省首家探索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信用担保,城镇登记失业率3.28%。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积极做好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市老年服务中心和区级养护院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印台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复检,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超大班额全部消除,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省职业病防治院在铜川落地,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挂牌成立,市人民医院二期开诊,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积极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祥和园等保障房交付使用,群众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平安铜川增添幸福温度。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落实中央“四个新突破““五个再一遍、三个大起底”“一个重攻方向”的要求,扎实做好中央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在破案攻坚、“打伞破网”“打财断血”、行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四级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为贵”调解室受到群众好评,平安铜川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街头,道路、停车场、绿化带、交通信号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如火如荼,工人们挥洒汗水,抢抓工期;村口,干净整洁的村道通往各家各户,文化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乡村文化墙上一幅幅生动的墙画扮靓了整个村庄,几位相熟多年的老邻家悠闲地坐在屋前聊天、喝茶,笑谈着村里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海霞谢艳素)近日,铜川市总工会分别在全市两所重点中学开展慰问活动,关心关爱一线教职工,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