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川 今日耀州 今日宜君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今日铜川 > 正文

文化宫,回来了

来源:铜川日报 2020-03-28 07:56   https://www.yybnet.net/

刘辉

文化宫作为铜川(北市区)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962年,于2018年9月拆除。可以说她承载了铜川几代人的记忆。

从建成到现在,她走过了56年的风雨历程。有过辉煌,也有过暗淡。2017年,当听说文化宫要被拆除的消息后,市民沸腾了:建议保留者,有之;建议拆除者,有之。保留者不想文化宫从他们的视线中消逝;而拆除者认为她破败不堪,已失去原有的作用。为此王益区政府于2018年2月专门召开了听证会。会上王益区各界代表、专家到会,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文化宫按照原样“一比一”重建。

2018年9月文化宫开始拆除。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20年春节,文化宫主体工程已经建成,本该华丽登场的她,确因新冠肺炎的横行黯然失色。尽管如此,她还是矗立在人们的眼前,给这个寒冷的春天带来了一丝暖意。

文化宫作为标志性建筑,在屹立的56年间,她以独特的造型,强大的功能,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铜川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铜川人,她成为一种记忆,贮存在游子的脑海之中。

一看到文化宫,人们便知道她是铜川,因为她是铜川的名片和象征。文化宫作为标志建筑,曾一度是铜川(北市区)建筑的主角。她外形独特,雄伟壮丽,功能齐全,作用巨大。

文化宫作为铜川(北市区)的中心,确实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不仅是政府开会作报告、表彰先进的场所,还是老百姓看电影、听讲座的好地方。可以说,文化宫充分发挥了她作为地标建筑的文化功能。当然,由于她处在原市政府的对面,她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地标建筑本身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文化宫确实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宫的功能正在逐渐丧失。她,除了活在人民的记忆中,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标志性建筑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文化、教育、科技、经济氛围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地标性建筑的作用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建筑本身是物质层面,高度也好,规模也好,造型也好,只是它的“外在”,要成为“地标”,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所具有的“内在”——“气场”。

地标性建筑应该是文化的栖息地、时尚的发源地、人员的聚集地。老文化宫作为精神层面的作用还在,但是她物质层面的作用逐渐变弱。随着铜川新区的建成,铜川北市区,人口逐年下降。受地理位置和既有建筑格局的影响,北市区新建建筑少之又少。而此时,文化宫作为一个升级改造项目,她的建成使用势必会为铜川北市区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文化宫片区升级改造项目的全面建成使用,她一定会重新成为铜川北市区的地标式建筑,继续发挥她的文化和物质引领功能。

新闻推荐

二月份铜川市快递业务量增长迅速

本报讯(记者王旭燕)今年铜川市邮政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两进一出”工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态势...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宫,回来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