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五,“移动办公桌”旁总是人来人往。
本报记者 张梦焕
“社区现在的‘移动办公桌’真方便,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这办啥事再也不用大老远地跑回去了。”
“书记他们的点子就是好,娃们也不用跟着我来回折腾了。这可一下子给群众解决了大问题!”
“现在,从老区到李家塔没有班车了,来回包车,路费就得七八十块钱,还得折腾半天,这直接在小区办理,真是省钱又省力。”
“这些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咱居民办啥事都不用花一分钱。”
……
11月15日上午10点多,在新区裕丰园小区广场上的“印台区王石凹街道李家塔社区‘移动办公桌’”旁,前来咨询老年人医疗保险卡、慢性病国家政策、房产证明盖章的人络绎不绝。当得知有记者前来采访,他们更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移动办公桌”带来的各种便利。
近年来,印台区王石凹街道李家塔社区因棚户区改造导致“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大部分居民已迁往新区裕丰园小区和印台区欧景台小区。大家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又多出了一些新的困扰。居民咨询或办理社保、救助、老龄、残疾等业务时,需要返回10多公里或40多公里以外的户籍地,费时费力又费钱。
为此,李家塔社区党支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动力,打破常规思维,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创新,大胆试验,先后在新区裕丰园小区和印台区欧景台小区成立了“李家塔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近距离为群众办理各项事务。
今年7月份,李家塔社区通过“李家塔社区便民服务”微信公众号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升级推出了李家塔“移动办公桌”新型服务形式,于每周五9时至12时、14时至17时,分别在裕丰园小区和欧景台小区进行办公,就近解决人户分离居民的社保、救助、老龄、残疾等相关业务问题,让便民服务“零距离”。
“在实际办理相关业务的过程,我们发现因为人户分离,导致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相关业务费时费力是群众呼声中最高的。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们社区今年就探索出‘移动办公桌’这种形式,把服务‘移’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实现了与居民的零距离沟通,让服务更贴心。”针对李家塔社区“移动办公桌”的形成和运行,该社区书记米佳介绍道。
把办公桌搬到小区、把服务延伸到居民门口,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切实体现。一顶红色的帐篷,两名工作人员,便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台,无论炎夏还是冷秋,每逢周五他们便在小区的中心广场上忙碌起来。
据了解,李家塔社区共有8名工作人员,一到周五就需要抽调4名工作人员在两个“移动办公桌”办公,其余4名工作人员在本社区内处理日常接待等事务,遇到繁忙时候,人手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可米佳告诉记者:“让群众为难不如让自己为难,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动力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也不想让群众怎么感谢我们,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正常工作。其实,夏天热、冬天冷,户外‘移动办公桌’的工作很辛苦,但能够帮到群众,我们感到很欣慰。”
当天,家住裕丰园小区的李宏琴吃完早饭就到楼下转悠,看到李家塔“移动办公桌”的工作人员到位后,便赶忙前来咨询老年人养老保险卡的事情;30多岁的胡某患有糖尿病,需要坚持服药控制病情,花费很高,听说慢性病有国家补助政策,很早就到“移动办公桌”咨询申请补助所需材料……“谢谢,谢谢你们!”这是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声音。
从连连抱怨到笑逐颜开,从几个人咨询到人流络绎不绝,从相互陌生到送来热茶……几个月来,李家塔社区“移动办公桌”越来越受群众的喜爱。截至目前,李家塔社区“移动办公桌”已办理业务近千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段钰嘉)今年以来,印台区将农村安全饮水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内容,紧紧围绕“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