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兵 朱红卫 徐国玺 通讯员 段建军
19岁那年,在过小日子与尽义务之间,他选择了从戎。
29岁那年,在挣大钱与回穷山沟之间,他选择了当村官。
知天命的年龄,他仍在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进。
如今,步入花甲之年的他,选择了向着民富村兴的初心再次出发……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印台区红土镇周陵村党总支书记张和平。
初心萌发:一定要改变这个穷酸样
1959年,张和平出生在崾先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不久,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和其他农家一样,家里也是艰难度日。
儿时那种紧衣缩食的日子,让他一辈子刻骨铭心。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穷酸样!
1978年,他胸戴大红花,开启了终生受益的军旅生涯。在部队,他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农场生产、施工和野营拉练、作训考核任务,先后受到部队嘉奖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
1982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他退伍了。
回乡后,正好赶上红土公社(今红土镇)社办企业修建队招聘,他便抓住这个机会进了修建队,这一干,就是7个年头,他成了修建队的领头人。
在修建队工作期间,每次公社开大会,他几乎都会听到崾先工作干不前去、发展滞后的声音。对此,他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让他心底的那个决心更加坚定。
1988年,他向镇党委请求,回村挑起“打翻身仗”的重担。他说:“我宁愿在村上搬砖、和水泥,也要改变次次挨批的状况,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崾先村党支部支书。
初心何在:让群众吃饱饭、住上好房子
回到村上,一股风言风语,扑面而来。
有人说他傻,放着修建队“一把手”的好差事不干,偏偏要回来“找气受”。
家里人更是反对:好不容易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怎么又回来了呢?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为了什么?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组织群众座谈、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大伙的所想、所需、所盼。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调查后,他理清了“先解决‘人’的问题,再抓粮食增产解决温饱,还要统筹谋划、大打翻身仗,实现民富村强”的发展思路。
第一次支部会上,他撂了两句话:一是,再也不要丢人丢到全镇!二是,不信咱就争不起这口气!
会后,他首先从抓班子,抓党员干部教育入手,提振他们的信心。同时,抓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抓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抓新党员的发展。
1989年,他在组织群众广种地膜玉米的同时,积极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建,改造中低产田。
作为村支书,他不仅要做前期规划,还要外出拉油料。推地过程中,难免会伤及部分群众的地埝和青苗,因此,有一些村民不理解。他挨个去开导:“挡车,只能喝稀饭;推地,才能吃捞面。没有这种觉悟,咱村永远发展不起来!”
就这样,村上推出了300多亩的高质量水平田,还被省委、省政府定为农田基建先进点。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崾先村每年都会整修20到30亩坡地。到2002年,全村共改造中低产田600余亩,粮食产量增长到亩产600多斤。
多年来,村上的300多名群众一直居住在沟壑之地,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对此,他一直牵肠挂肚,想办法解决。2003年,他在区扶贫办争取到了移民搬迁项目。同年,第一批移民搬迁工程启动。
在全村实施搬迁工程期间,他重拾老本行,为全村搬迁搞规划,为村民建房放线,俨然一个技术工人。白天,他不是在工地上做指导,就是到有关部门跑协调;晚上,他不是为全村做整体规划,就是帮忙搞设计、做绘图、估预算。2004年春,第一批35户移民搬迁户住进了新居。
随后,他又主动出击,成功争取到第二批移民搬迁30户项目,2005年底,住房困难群众全部住进了移民新村。
之后,他再接再厉,筹资30万元为新村硬化了2300米的水泥巷道,整修了排水沟。村上也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新建了广场,绿化了巷道,还置齐了各类文娱器材。2005年,崾先村被市、区两级党委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初心不改: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2006年,区委组织千名党员下基层。区工商局(现为区市场监管局)机关的13名党员被选派到了崾先村。
张和平带着工作队和村班子成员,深入群众家中搞调研,了解崾先的发展优势。之后,初步决定把兴办农家乐作为重点产业发展。
但想让祖祖辈辈都务农的“泥腿子”一下子“下海经商”,难!(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周军民)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倡导文明风尚,11月12日,王益区光明社区在辖区桃园第二中小学...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