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红卫通讯员 王欣婷
“好人”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色彩,近年来,在王益区如同雨后春笋般诞生着一个又一个平凡好人,他们让这座城市色彩斑斓,他们让这座城市生机盎然蓬勃发展。他们的名字叫乔喜森、王彦林、付亚琴……
“快看,快看,又有人荣登好人榜了!”层出不穷的好人涌现在了王益这片土地。红旗社区乔喜森老人于2016年1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他虽是一名退休职工,但是党旗面前的宣誓让他终生难忘。在突如其来的暴雨中,他坚守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临危不惧,用智慧和勇气挽救了辖区居民的生命。一位75岁老人的壮举是王益好人的一个缩影,他在平凡中彰显了伟大。
小事情可以汇聚大能量,如今“好人文化”俨然已经走进了校园,学生们不仅知道为事故货车捡拾散落物品的热心群众,也知道扶起八旬摔伤老人不肯留名的同学……每一个好人故事都是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事例,更是为他们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好人文化”在王益不仅是家喻户晓,“好人之城 文明王益”的精神也在校园里传承发扬,成为全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王益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生活,使“好人之城文明王益”成为王益区独特的城市文化。在活动中深挖基层好人,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发现身边好人,截止目前,全区累计评选出身边好人65名,其中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2人荣登“陕西好人”榜。2019年5月-6月,谢鹏辉等见义勇为先进集体荣登“陕西好人”榜,29人被评为“铜川好人”,17人被评为“王益好人”,历届道德模范(含提名奖)共110人,他们的示范引领使“好人文化”熏陶着每一个王益人。
为了传承好“好人文化”,王益区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制定推行《铜川市王益区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铜川市王益区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让好人时时受敬重。同时,在辖区内玉华小区、集贤花苑小区进行试点,倡导推行礼遇好人,为好人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开展王益区“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评选表彰“美德少年”,为他们发放读书卡,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热爱学习、善于读书的习惯,培养孩子们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通过举办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让好人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无论是来自乡村善良朴实的“中国好人”付亚琴,还是原地等待遗失38万元医药费失主的出租车司机;无论是严寒中勇救落水妇女的局一中谢鹏辉等5名学生,还是坚持献血救人的“中国好人”王彦林……好人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王益的大街小巷。
近年来,王益区不断加大“好人”宣传引领,道路两旁、社区、村组的宣传栏内好人事迹、好人形象随处可见,好人故事在道德讲堂、基层宣讲、益声讲习所里声声相传。王益区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和宣传载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传播王益好声音,讲好王益好故事,集聚道德正能量。正是有了来自榜样的力量,有了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学好人,敬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气在王益已经蔚然成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
无论是“王益好人”,还是“陕西好人”,或是“中国好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王益区始终坚持不断深挖,积极推选,努力营造浓郁的王益“好人文化”。
新闻推荐
墙下塬村村委会主任侯战良在查看黄芩种子质量本报记者王焕焕张卫婷听着烈日下轰鸣的机器声,看着被播种在近500亩连片...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