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
“叮铃铃……”,新学期第一节课的铃声响了,今年我带一年级二班,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我特意穿了一件浅蓝色的蓬蓬裙,登上高跟鞋,长舒一口气。心里想:一直带高段语文的我,“对付”一年级小屁孩应该是轻松自如。随即,脸上挂起笑容,推开教室门……一个个小脑袋都望着我,教室里安静了很多。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我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上课铃声刚响,如果我没有踏进教室,就会有十几个脑袋探出门等你,院子里还有几个边跑边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
接下来一个月,我每天上课前不是讲知识,而是不停地给他们讲“铃声就是命令,听到铃声同学们就要快快进教室,准备上课了”之类的规矩。在一年级学生的意识里,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纪律,更不懂得《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第一周,我先从立规矩开始,给他们讲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能做小动作,发言要举手……听着听着就有人跪到凳子上了,还有几个干脆把身体转到后面和小朋友玩了起来,叽叽喳喳、吵吵闹闹,10分钟之后教室就乱成一片。我顾头顾不了尾,就像打地鼠一样,刚把这个按下去,那个又冒了出来。站起来比桌子高半头的小溪(化名),瘦瘦的身板,稍不留神就钻到桌子底下了。有的同学一会上厕所,一会告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说话的,拿着橡皮、铅笔玩的,做鬼脸的,干什么的都有。
虽然我知道孩子们的注意力最多就十几分钟,但是大部分人连5分钟都撑不到。面对这种情形,我的眉头早已凝成了一个大大的“川”字,除了焦虑就是无奈。小轩(化名)就是其中一个最让我头疼的孩子,上课座位上经常找不到人,前后左右没有一个不被骚扰的。我上课时,亲眼看着他把旁边小姑娘的头发用尺子绕啊绕,绑在了一起。我慢慢走到他旁边,用手敲了一下桌子,他一脸无辜地站起来说:“老师,你在干什么?”我说:“你能把老师刚才说的话重复一遍吗?”孩子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我不知道。”我说:“好吧,你坐下,我再说一遍,你认真听。”我又重复了一遍,他刚坐下又开始动另一边小朋友的文具盒……下课了,我走出教室,他又大声喊“老师去放羊了”。教室里一片哄笑声,当时的我就像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沮丧极了。身心俱疲的我,放学后饭都不想吃,直接爬到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开学一个月,我的课堂“精彩纷呈”。无助的我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廉老师请教高招,廉老师拿出锦囊妙计。告诉我,面对一年级学生,首先要调整心态,要有耐心,哪怕最细微、你认为最平常的事情也要一遍一遍地给孩子们讲,例如:上课要坐端正,小眼睛要看老师,小耳朵要听老师讲话,谁做得好就给谁奖励小红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如获至宝,学以致用。先从“山大王”小轩开始吧,于是我和小轩的妈妈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原来,这个孩子有多动症,她问过大夫,也买过许多相关书籍对孩子进行强化训练,但是收效甚微,她也很头疼,当天回家就把孩子收拾了一顿。我幡然醒悟,幸亏没有武断处理。
也许是这个缘故,孩子第二天上学的时候,看我的眼神怯怯的。我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拉着他的手说:“你怎么有点害怕老师呢?”他低着头不说话,“老师知道你也不想上课做小动作,但是你有点控制不住,对吗?”孩子失落的眼神一下子明亮了,单纯地望着我,好奇我为什么没有责备他,接下来,只要他稍微一坐端,我就及时表扬:“大家看看,小轩同学坐得最好”“小轩同学听课最认真”“小轩同学的表现才像个优秀的小学生”……渐渐地,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才是一个优秀的小学生该有的样子,红花印章代表着孩子的点滴进步,一张张奖状鼓励着孩子越来越优秀。
小轩只是整个班级的一朵小花,要想满园春色,还得我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天冷了要给孩子及时穿衣服,哪个孩子不舒服了抱在怀里安慰安慰。在和孩子们无数次过招之后,我渐渐地明白:面对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就是爱心、耐心。我的心态渐渐平和了,遇到问题,先不着急,耐心听孩子把委屈说完,再讲道理,虽然每天都会遇到许多琐碎的事情,但是信任与敬畏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由于开学太过劳累,我病倒了。一周后,我再次返校,孩子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扑到我的怀里。“老师我给你捶捶背吧。”“老师你的病好了吗?”“老师你怎么生病了呢?”王悦桐拉着我的手,亲一下说:“老师我爱你。”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也懂得关心老师了,小轩撇着小嘴,眼泪“吧嗒吧嗒”地掉着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依旧是那么单纯的眼神,这次我仿佛能看到钻石的光芒。我的眼眶湿润了,就在此刻,“用爱播撒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成为我无言的承诺。
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成熟起来,虽然有时感到很累,但更多的是快乐和满足。是他们让我有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也真正明白了“教师”的内涵和责任。
(作者系印台区方泉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艳素)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8月5日晚,新区正阳路街道办事处阳光社区在阳光大舞台举办了“...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