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川 今日耀州 今日宜君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今日铜川 > 正文

小日记 大故事 记驻扎铜川市耀州区的江苏盐城农民技术员王卫民

来源:铜川日报 2019-08-05 07:26   https://www.yybnet.net/

陕西日报记者 杨光

日前,在东台?耀州扶贫协作西瓜开园仪式上,看着量身定制的西瓜如期成熟上市,老王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这位古稀之年、扎根耀州7个月,为闻名全国的东台西瓜落地耀州默默奉献的技术员名叫王卫民。家住江苏省盐城东台市三仓镇新兴村的老王既是一名老党员,又是一位多年从事西瓜栽植、有着丰富经验的“土”专家。他在家乡种植的30多亩大棚西瓜,每座大棚收入稳定在6000元左右,年收入达20万元。

2018年10月,东台市和耀州区扶贫协作项目——西瓜产业扶贫基地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急需技术人才进行全程指导。当东台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找到老王时,69岁的他二话没说,安顿好老伴儿,说服不放心的子女,带着9个西瓜新品种和一个甜瓜新品种,扎根耀州。

老党员的日记本

因为南北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差异,老王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不断突破,为东台西瓜落户耀州创造良好的条件。冬春季节,晚上石柱塬上的寒风凛冽,老王每3个小时就起床一次,去大棚里查看温度等情况,他住的活动板房距离大棚大概有500米的距离,每天跑多少趟,早已数不清楚了。

在老王居住的地方,除了床和锅碗瓢盆等基本生活用品外,门口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日记本。在征得他同意后,记者翻开了日记本,里面写满了他来耀州区工作的事。就是这样一本写着故事的日记,陪伴老王度过了在耀州的7个月,也是东台西瓜在耀州落户的记录大全。

——刚来耀州的晚上,偌大的基地里,只有我和守门人居住。我们住的相距较远,晚上风刮得猛,门前有狗在叫,一晚上没睡好。

——女儿每次打电话问血压,我都说不高。我既怕家里人担心,也怕东台西瓜在耀州落地的计划因为我的身体原因中断。

——2019年3月,风把一座大棚吹翻了,我难过得一天都没吃一口饭。

……

师傅和徒弟的故事

东耀扶贫合作项目首期在马咀村建了5座日光温室大棚,引进了8424、美都、小果小兰、苏梦7号、超越梦想、黑晶等9个东台优良西瓜品种,经过80天的培育,9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因耐低温,抗病性更强,不仅长势好,产量也高。

老王在马咀村带了7个徒弟。他把平整土地、施肥、浇水、绕蔓、授粉等全套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老王认真地教,徒弟们用心地学。经过几个月手把手地培训,徒弟们都掌握了大棚西瓜栽植技术。

马咀村的村民田春惠是老王的大徒弟,有着多年的务瓜经验,以前浇水靠老天爷下雨,授粉靠野外的蜜蜂,瓜成熟与否凭手敲和经验判断,辛辛苦苦一年,每亩西瓜大概有1500元的收入。现在,她在老王这儿干活,不仅每天可挣80元工资,而且还学到了大棚西瓜栽植技术。

一进大棚就能看到师徒们一起搞的提示牌。纸板上系着五颜六色的毛线,毛线下面是对应的授粉时间,根据时间就可以科学计算采摘时间,再也不用担心瓜没熟提前采摘的问题了。形式虽然有点土,但是直观有效……

如今,师徒们精心管护的5座东台西瓜大棚在耀州喜获丰收,质优价高,这和耀州传统的西瓜种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徒弟们深深体会到了差距,也激发了依靠新品种创业的决心。大家说,跟着老王师傅学到了很多,不仅是技术,还有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像挑水、施肥这些力气活,70岁的老王都是亲自干。给西瓜浇水用的是井水,要往上吊,老王总是趁着大家午休时间悄悄去吊水,等徒弟赶到时,他已担着水往棚里走了。徒弟们心里过意不去,可又拗不过师傅。

老王来耀州7个月了,只去过一次耀州城,还是为了挑选防晒网。在老王师傅的严格管理和亲力亲为下,5座试验大棚实行全程可视性监控、人工授粉、水肥一体化,生产出的中小型西瓜,红瓤黄瓤都有,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甜度高、水分足,让人吃了还想吃。

领路人和西瓜种植户的故事

作为马咀村的大棚种植户,郑小军最近几年也在种大棚吊篮西瓜,一座棚少说收入在3万元。“听说东台西瓜全国闻名,不仅品质好,而且形态更适合现代小家庭的需求,我也决定试种东台新品种西瓜。”郑小军说。

2018年12月,郑小军拜老王为师。老王给了他1000株西瓜苗子,分别是8424、小果小兰和美都3个品种。开启梦想之旅的郑小军,跟着老王学习新品种栽植技术:譬如原来平整土地习惯于挖个渠,每株瓜苗根部水分吃水量不一样,现在经过老王的指导,把地修平了,每株瓜苗都能平均吃水;还有就是授粉后结的小瓜不能用手动,动了瓜就容易裂,原来整理西瓜蔓是好几株缠在一起,现在一株蔓一条绳,光照好,也通风……

如今,郑小军的东台西瓜刚刚开园一周,每公斤24元,眼下已经卖了200多个瓜。看着满棚4斤到5斤、总产量8000斤以上的西瓜,郑小军盘算着今年收入应该在10万元左右,心里美滋滋的。周围务瓜的亲戚朋友都向他表示,想种东台新品种西瓜,早日迈上致富路。(原载2019年7月30日《陕西日报》15版)

新闻推荐

三伏天也要合理锻炼

三伏天,游泳成了孩子们锻炼的首选。?盛夏时节,在新区阳光广场,许多人选择用舞扇子来强身健体。本报记者吴洋凯张芳摄...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小日记 大故事 记驻扎铜川市耀州区的江苏盐城农民技术员王卫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