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兵)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系统规划理思路,持续用力抓项目,培育集群兴产业,使全市产业新型化、集群化、规模化态势加速形成。在产业集群培育推进工作中,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荣获全市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项目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财税建设及金融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规划引领明思路。深化市情认识,深度参与全市产业突破发展、一区一策、一县一策的规划实践全过程。扎实开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以政策牵引项目落地。
项目集聚兴产业。集中开工项目7批次185个,策划包装项目285个6000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6.5亿元,增长78.7%。全市民间投资增长56.2%。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发展论坛暨项目推介会签约项目27个,铜川大数据学院挂牌招生,京东云谷及数字产业示范园等加速推进,18家数字企业实现交易额25亿元。
优化服务促落地。组建项目要素保障领导小组,执行重点项目周研判,围绕项目落地清单化推进。牵头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刀刃向内、率先革新,积极推行行政服务容缺受理和投资领域相对集中审批改革,27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科办理,项目申报材料及流程分别精简50%和20%以上,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之内,备案制项目即时办结。培育市场主体264户,位居市级部门第三。
通过持续规划布局、政策牵引、产业植入和项目带动,积聚势能逐步释放,有效带动了全市一季度经济触底回升、稳中向好,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下一步,围绕产业集群突破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将以产业突破之功收高质量发展之效。
明方向、抓关键,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全局性战略研究,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建立健全定位准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和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清单管理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项目空间布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抓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工作,启动“十四五”规划前期工作,紧盯绿色发展风向、高质量发展导向、头部企业动向,年内完成对5G商用、物联网、数字中国等10个产业政策课题研究,把脉产业发展新趋势,聚力将产业政策导向转化为产业突破方向。
抓项目、强保障,加速产业项目落地。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聚焦审批、用地、资金等关键环节,持续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全年策划储备项目6000亿元以上。围绕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发展为行动路径,加快实施产业升级和城区老工业区产业复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产业集群大突破为战术路径,加快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京东(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速新动能培育;以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全力保障西延高铁、合凤高速铜川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货运机场前期工作。以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管、全要素保障,加速产业项目落地,力促二季度再开工项目100个,力保182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重招商、争资金,加速产业集群扩张。围绕六大产业集群补链强链扩链,绘制招商图谱,找准目标企业,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梳理吃透相关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和支持更多企业走上市融资、资本经营之路,依靠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题;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资格局。
建机制、优服务,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紧盯市场关切和群众期盼,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对照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结合前期督查发现问题,逐条对照落实,抓好督促整改。坚持特邀监督员及社会各界常态监督、媒体及纪委监委曝光立案的“五位一体”监督问责推进机制,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产业突破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琳)5月6日至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铜川市“王益区智慧社区”项...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