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305省道,一路向东,20余公里的行程,不足40分钟,一座镌刻着“惠家沟”高大门楼,准会映入你的眼帘。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惠家沟书写着奋进的新篇章———2018年,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占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7%,村上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16%;
宽敞、干净的旅游专线让人赏心悦目,两侧的风景树和太阳能路灯,如哨兵般高高挺立;
从坡石到伍家岭,图文并茂的村镇文化宣传长廊,随处可见;
山坳中已成为“古迹”般的破窑洞被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崭新、漂亮的民居取而代之;
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入家家户户……
惠家沟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连任两届的村支部书记陈王军掷地有声:“要富口袋,必须先富脑袋!”把村上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掌握得滚瓜烂熟,他清楚地了解着“穷”的病根在哪。
为治好“病根”、拔掉“穷根”,村支部召开多种形式的“打气”会,反复地向群众敲明:等、靠、要,不是出路!自己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想改变窘况,就得好好干!
与此同时,村上邀请专家、内行,面向群众,大搞实用技术和基本技能培训。另外,还开辟了富有惠家沟特色的“农民夜校”。“我们的‘农民夜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对路远的村民,是车接车送。课堂上,我们不光是讲政策,还让村上的能人讲技术、讲经验,目的是让身边人、身边事,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村支部副书记刘秋芳如是介绍。
如期“摘帽”的贫困户权连生,就是通过提升自身发展动力,搞起养殖而脱贫的典型。
57岁的权连生,家中有4口人,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初,他一次性养了40只羊,并领到了帮扶单位印台区委办和印台区司法局提供的50只免费鸡苗,干起了养殖业。因过去就有养殖经验,再加上定期参加“农民夜校”,他家的养殖搞的挺不错。“去年,卖了28只羊。有卖二三百一只的,也有卖一千好几的。”一边憨笑,一边喂羊的他继续介绍:“现在,这里的12只羊,都怀着羊羔呢。到明年开春,就能产崽。”面对记者,他掰着手指算着:“年底了,这些鸡也要出笼了。一斤按10块钱算,又是一笔收入。另外,镇上还给我们分了一套100平米的单元房呢。”
惠家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上大部分群众以种植、养殖为主。村民权兰也不例外。
见到权兰时,他刚卖完一车牛粪。据了解,他家是2016年通过发展养殖脱贫的。在权家不远处的牛场,记者看到,他家眼下的牛存栏达25头。从他的嘴里,记者得知,每个月,他家的牛粪能卖10车左右。“权兰还负责着村上的卫生,每月有500元的固定收入;儿子负责村委会的卫生,每月1500元。”随行的村支委刘风云在一旁补充。
推进增收,如期脱贫,单靠农户单打独斗,不行!为此,村上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蜂养殖场。目前,350箱中蜂已发往四川。据了解,这一集体经济组织已把村上贫困户全部纳入。可喜的是,地处惠家沟的光伏电站,现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群众又可从中获得一份红利。
贫困户张来运,因有养蜂经验,被村上选聘为中蜂养殖场的技术员,每月工资2000元。对此,他并不满足,在自己家里养了12箱中蜂和150只鸡,还栽了4亩花椒。去年,靠着多元产业发展,他家脱贫了。
“这几年,我们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花椒为主的干杂果栽植。目前,全村花椒达到750亩,核桃100余亩。尤其在伍家岭,家家户户都栽植花椒,现在进入第二年,大多数群众的花椒长势非常好。我们后边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陈王军边介绍,边憧憬。
如今的惠家沟,变了,变富了,变美了。近年来,结合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村上围绕秀明教育基地建设,完成了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打造起了一个红色旅游胜地。一份脱贫攻坚资料显示,惠家沟现有农户235户7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190人。3年来,村上已有64户173人稳定地脱了贫。2018年,已达到退出条件,成功地实现了“摘帽”。(通讯员 段建军 靳丽楠)
新闻推荐
李智远主持召开商业航天城建设推进专题会议时强调 统一思想明确职责担当作为 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本报讯(记者陈超)1月14日,市长李智远主持召开商业航天城建设推进专题会议,进一步厘清思路,细化举措,研究推进项目落地、加快建...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