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冰剑 通讯员 许元章)近年来,印台区始终坚持“果业立区”战略不动摇,以“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分级规格化、储运冷链化”四化标准为引领,努力实现“果区变景区、果农变工匠、果品变礼品”三个转变。当前,全区苹果面积30.86万亩,覆盖全区8个镇办、40个苹果生产重点村,带动贫困户3127户9608人,分别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和总人数的79%和80%,苹果收入占印台农民收入的80%以上,果业已成为印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最直接、最稳定、最可靠的产业。
抓标准强培训,让贫困家庭都有技术明白人。生产管理有尺子。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颁行了《印台苹果标准综合体》,以省、市、区果业技术专家为主,通过区镇村三级培训体系普及《标准》,让标准符合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技术培训有制度。在各苹果生产重点村组任用印台区“百优”果业技术员100名,推行技术员包抓果园“园长制”,实行技术员“网格化管理”,即技术员分辖区负责贫困户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实现网上有格、格上有人、人上有责。人才培养有层次。在全区成立了5个技术服务团,以《印台苹果》地方标准及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重视培训的梯次性、操作性、实效性,开展“百千万”果业脱贫培训,持续推动百名技术员带动千名技术骨干,千名技术骨干带动万名果农,让技术培训的“毛细根”深入农户、扎根到田。全年培训果农3万人次,覆盖全区贫困户。
抓主体强引领,让贫困群众深度嵌入产业链。立足果业优势资源,围绕产业链,以涉果企业、合作社为脱贫重要载体,打造利益共同体,千方百计促农增收。激活三个资源。即土地资源、果园资源、人力资源,坚持权属不变、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产业化、集约化要求,对贫困户的土地进行分类使用,做好土地租用补贴发放、土地入股分红、劳务用工,引导果农发展果园或以园入股企业合作社,推动“农户入股、企业代管、保底收益”,促进长效脱贫、稳固脱贫。实现三个带动。围绕产业集群,托管帮扶一批。推行企业、合作社就近认领、就地消化贫困户,对有果园或有建园意向,但无法或者不愿自己管理的贫困户果园,实行全托管或半托管,目前累计完成土地流转1410亩,覆盖贫困户756户、贫困人口2935人,带动覆盖果园4905亩。围绕产业辐射,电商带动一批。联结印台果业企业、合作社、大户、经纪人近300名,打造东区、西区果业电商联盟,年支持销售贫困户果品2000吨以上。围绕产业链条,就业务工一批。在全区推广产业基地主导的“鑫鑫兴模式”、果库贮销带动的“五顺模式”、职业农民培养的“郗家塬模式”等扶贫模式,企业、合作社围绕产业链条,为贫困户提供果园管理、果品分选包装、三产服务等岗位,近7000贫困户获得收益,贫困户年人均收益7500元以上。
抓营销强品牌,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有门路。对印台来说,小苹果就是脱贫的大产业。建构架统包装。印台区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印台苹果”为区域品牌背书,建立了“印台苹果+企业商标”的子母品牌构架体系,统一了全区果品包装。强管理通渠道。出台“印台苹果”地标使用管理办法,对境内优质企业、合作社进行地标授权,积极推动“苹果期货”“果储贷”等果业金融业务发展,构建和拓宽贫困户苹果的溢价机制和渠道。勤推介促销售。组织扶贫企业、合作社连续3年在上海市、盐城市等热点城市开展“印台苹果”专题推介,帮助扶贫企业、合作社签约购销合同9万吨,交易金额6.8亿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帮助扶贫企业、合作社建立“印台苹果”形象店14个。这些措施让苹果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增强了扶贫企业经济活力,拓宽了扶贫产品交易渠道,促进了贫困户致富增收。
新闻推荐
多措并举,形式多样公安王益分局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活动
记者严利君通讯员郭青艳今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发布之后,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紧锣密鼓,跟紧形势,多措...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