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一位作家与一座煤矿的故事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5-14 06:56   https://www.yybnet.net/

1987年,路遥到鸭口煤矿下井体验生活时,与矿上工作人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刘向东、王志刚、路遥、周松涛、王天乐、封永台。本报通讯员周俊生摄

鸭口·路遥文化展馆展出当年在《铜川矿工报》刊登的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本报记者霍海澎摄

曾经热闹的鸭口煤矿已停产关闭。本报记者霍海澎摄

鸭口·路遥文化展馆内展示的矿工下井工装。本报记者霍海澎摄

  本报记者 霍海澎

  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的鸭口煤矿是路遥创作小说《平凡的世界》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地之一,作品中的大牙湾煤矿的原型就是鸭口煤矿。

  虽然路遥去世已经有20多年了,但这里的人们不仅没有忘记他,相反,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们建起了鸭口·路遥文化展馆。他们还说:“路遥是我们的荣誉矿工。”

  只有深度体验,我们才能体会那些地层深处的生死考验和奋斗不息,我们才能明白幸福生活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4月20日,记者来到鸭口煤矿。矿区的办公楼、住宿小区、广场沿着道路两侧整齐分布。已经关停的厂区,没有往日出煤时繁忙的景象。这里,就是路遥文学名著《平凡的世界》中大牙湾煤矿的原型——鸭口煤矿。

  “瞧,建筑物密密麻麻挤满了偌大一个山湾,街道、商店、机关、学校,应有尽有。雄伟的选煤楼、飞转的天轮、山一样的煤堆还有火车的喧吼,就连地上到处乱扔的废钢烂铁,也是一种富有的表现啊!”这是《平凡的世界》对大牙湾煤矿的描写。多少年过去了,处在山沟里的鸭口煤矿仍然是当年小说中的模样。

  鸭口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建矿较早的矿井之一,1966年投产,职工人数最多时有4600人,加上家属,矿区曾有上万人生活居住。连日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还原了路遥来鸭口体验生活的诸多细节。

  路遥与鸭口煤矿结缘

  1980年秋天,路遥通过延安的朋友帮忙联系,将四弟王天乐招工到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在1984年秋天调到延安日报社之前,王天乐在鸭口煤矿干了5年的井下运料工。王天乐5年的煤矿工人经历,为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路遥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道:“我得要专门谈谈我的弟弟王天乐。在很大的程度上,如果没有他,我就很难顺利地完成《平凡的世界》。尤其是他当过5年煤矿工人,对这个我最薄弱的生活环境提供了特别具体的素材。” 

  1984年,路遥曾到鸭口煤矿找到时任鸭口煤矿矿长霍世昌,说正在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矿工生活的长篇小说,想听听矿工出身的霍世昌对煤矿的认识和对矿工生活的体验。

  1985年,霍世昌调任铜川矿务局副局长,主管生产。路遥再次与霍世昌联系,提出要在矿务局住一段时间写一部长篇小说,边体验矿工生活边写作,让其提供方便。霍世昌随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

  此前与路遥已数次谋面的时任铜川矿务局党委副书记的张俊杰在回忆文章中写到,1985年7月下旬,路遥来到铜川矿务局,并带了省煤炭工业局一个便函,内容是:“路遥前到你局深入生活,请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方便。”过了不久,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又来函称:“路遥前去你局较长时间深入生活。为方便工作,建议路遥同志兼任你局宣传部副部长。”

  1985年8月21日,经铜川矿务局党委常委会研究同意,路遥兼任铜川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5年9月,正是秋风萧瑟的时候,路遥带着两大箱资料和图书及最主要的“干粮”——10多条香烟和两罐雀巢咖啡,来到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矿医院的一间小会议室,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创作。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中提到了为何选择到煤矿写作:“我决定到一个偏僻的煤矿去开始第一部初稿的写作。这个考虑基于以下两点:一、尽管我已间接地占有了许多煤矿的素材,但对这个环境的直接感受远远没有其他生活领域丰富。按全书的构想,一直到第三部才涉及煤矿。但我知道,进入写作后,我再难中断案头工作去补充煤矿生活。那么,我首先进入矿区写第一部,置身于第三部的生活场景,随时都可以直接感受到那里的气息,总能得到一些弥补。二、写这部书我已准备吃苦牺牲,一开始就到一个舒适的环境去工作不符合我的心意。煤矿生活条件差一些、艰苦一些,这和我精神上的要求是一致的。”

  路遥第一次到鸭口煤矿下井体验

  1987年9月,已经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创作的路遥,身体已极度透支,之前还去榆林看过病。在身体稍微好转时,为了完成全书创作,路遥和四弟王天乐再次来到鸭口煤矿,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之前的一次关键体验。

  “1987年9月,矿务局党委宣传部打来电话,说作家路遥是矿务局的兼职副部长,要到矿上蹲点体验生活,要矿上接待安排一下。”时任鸭口煤矿党委宣传部部长的周松涛回忆说。

  路遥和四弟王天乐到鸭口煤矿之后,周松涛便安排他们住到鸭口煤矿招待所。吃完饭后,路遥说:“周部长,我们把明天的工作安排一下?”随后,路遥说出自己的计划,打算在矿区住3到5天,并说要下井,和工人一起劳动。

  很快,周松涛就安排采煤四区的副区长雷汉玉陪路遥下井。

  下井那天,大家换上工作服,通过竖井下到矿井,然后乘电车在大巷走了一段路。之后沿着巷道往前走,有的地方连腰都直不起来。鸭口煤矿煤层构造复杂,在前进中,不时要上坡下坡,路遥当时很胖,上下坡时雷汉玉就在前面拉,王天乐在后面跟着推。坐下来休息的时候,路遥感叹说:“煤矿工人真辛苦。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我也走过,猫耳洞也体验过,从没有想到你们会是这般辛苦。”

  在工作面休息的时候,路遥问雷汉玉:“你觉得煤矿苦不苦?”雷汉玉回答说:“不苦,当过农民的本来就不怕吃苦。再说在矿上下井,月月25公斤细粮、3公斤杂粮,比起老家好多了!”雷汉玉的话给了路遥很大的启发,从农民到矿工,这是陕北后生的一个生活出路,更是一个理想的追求。

  上井后,路遥对雷汉玉说了这样一段话:“只有在井下生活过的人,才会懂得阳光的价值,才会珍惜阳光下的生活。”

  几天后,当路遥要走时,在矿上工会工作的周俊生用相机给路遥、王天乐、周松涛、王志刚、封永台、刘向东一起拍了一张黑白照片,这是1987年路遥到鸭口煤矿拍摄的唯一一张照片。

  1991年6月,西安电视台要给路遥拍专题片,路遥再次来到鸭口煤矿补拍当时的体验镜头。

  “那时我已调到铜川矿务局党委机关,铜川矿务局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广年给我打电话,说路遥提起我,让我一块去鸭口煤矿。见面之后,路遥询问了一下我当时的工作情况。那天他又下井了。”周松涛说。

  在这一次下井前,当时在鸭口煤矿工作的王清林看到路遥穿着矿工服跟矿工们在一起,便跑回办公室拿来相机,拍了两张路遥和矿工在一起的照片。

  “因为天热,路遥站了一会儿就坚持不下来,拍了一张之后,他就和几名矿工坐在树荫下聊天,我又抓拍了一张,这一张照片光线不是很好。当时就留下这两张珍贵的照片。”王清林说。

  路遥成为鸭口煤矿的永恒记忆

  “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写的,不是想出来的,场景描写得非常真实。”今年64岁的鸭口煤矿退休工人贺成功说。

  “如果拿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到鸭口煤矿去找作品中的大牙湾煤矿,你会发现自己看到的和书中描写的地形地貌一模一样。”鸭口煤矿原工会主席王泰昌说。不仅如此,鸭口煤矿还有《平凡的世界》小说人物原型安锁子,而雷汉玉便是小说中矿区副区长雷汉义的原型。

  “鸭口煤矿因为路遥而被外界所熟知。也因为路遥,长期工作在地层深处的煤矿工人群体,能够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从某种角度来讲,路遥就是我们的名誉矿工。”王泰昌说。

  “路遥对铜川,对煤矿工人是有感情的。1992年年初,在多家杂志约稿的情况下,路遥将《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交给铜川矿工报社社长李祥云,选择在《铜川矿工报》首次刊发。路遥作品的刊登让当时的《铜川矿工报》一时‘洛阳纸贵\’。”《铜川矿工报》原编辑杨智华说。

  为了留住当年路遥在鸭口煤矿、在铜川矿区体验生活的经典记忆,在铜川矿务局的支持下,2012年3月,鸭口煤矿启动建设了鸭口·路遥文化展馆。筹建之初,矿上邀请专家和文化名人商讨、策划、设计施工方案。在展馆的命名上也特别慎重,曾多方征集和讨论。2013年10月展馆落成,馆内面积360多平方米,珍藏各种珍贵展品和图书50余件(套),其中陈忠实、雷涛、高建群等名人名家题词就有20多幅。

  “鸭口煤矿是1966年建成投产的,2016年正式通过关闭验收,现有162名员工。我们牢记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格言,积极应对企业转型期间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盘活资产,开拓新的业务。另一方面,企业打出了路遥文化组合拳,建成了大牙湾酒店,兴建了凤舞园广场、路遥文化墙、鸭口·路遥文化展馆。”陕西铜川鸭口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兰阿利说。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在于创造价值、缴纳税收、扶危济困,也应该在挖掘优秀的历史文化上作贡献。当时局里终止了其他矿建设文化展馆的计划,但路遥展馆没有终止。展馆的建设是对路遥先生的一种记忆,这里的矿工没有忘记他,铜川人民没有忘记他。”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德强说。 

矿工群体是值得记忆的群体  霍海澎

  鸭口煤矿,距离印台区广阳镇只有3公里。在鸭口煤矿,“路遥”两字随处可见。鸭口·路遥文化展馆的指示牌醒目地立在路边,街道旁还建有路遥文化广场,这是一座煤矿对一位作家的最高礼遇。因为,他把矿工群体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从平凡而又艰辛的劳作中感受到矿工群体当年的乐观、奋进和无私奉献。

  铜川是煤城,矿工是这座城市最广泛的群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河南、四川等地的年轻人,也有很多陕北人,拖家带口到铜川各座矿井谋生。路遥到鸭口煤矿体验生活时,煤矿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开采是炮采,矿井支护大部分是木支护。为了开矿,矿工流汗、流血,甚至付出了生命。通过细致的感知和体验,路遥用他的作品,为矿工群体,为那个时代做了最好的标记。

  在2016年鸭口煤矿关停之后,企业积极拓展对外租赁设备等业务,探索向外发展的路径,“老矿工”又踏上了新征程。

新闻推荐

共建工业数字港 助推铜川新经济 商洛市举行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发展论坛暨项目推介会 胡明朗唐少鹏杨长亚等出席 李智远致欢迎辞 集中签约27个项目 涉及金额2

5月12日下午,商洛市举行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发展论坛暨项目推介会。通讯员何景辉本报记者曹松摄  本报西安电(记者徐国玺陈超)5月12日下午,第三届丝博会期间,商洛...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位作家与一座煤矿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