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体育 今日足球 今日篮球 今日乒乓球 今日羽毛球 今日排球
地方网 > 体育 > 今日体育 > 正文

“最快的冰”这样制成

来源:潍坊晚报 2022-02-14 10:38   https://www.yybnet.net/

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一块“神奇”的场地。2月11日,瑞典人范德普尔在这里创造了本届冬奥会的首个世界纪录,而在此之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奥运纪录诞生。2月12日,中国代表团旗手高亭宇以打破奥运纪录的成绩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的冠军,创造了历史。

造更快的冰,破更难的纪录。从制冰到补冰,“冰丝带”的冰面为什么能帮助运动员滑得更快更好?这一片“最快的冰”又是如何制成的呢?

精准控温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与雄浑钢结构的“鸟巢”、灵动膜结构的“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因为有着绚丽、通透的外观,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成22条飘逸的丝带,就像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它也被称为“冰丝带”。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冰上运动,是人的竞争,也是科技的竞争。冰面的光滑和坚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极限。

制冰,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是系统和生态的比拼。简单的方案有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专家也建议采用如此的省力方案。但在科技冬奥和绿色冬奥的理念下,低碳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冰丝带”最终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是百年冬奥历史上首次,在冰场里埋设了大约120公里长的不锈钢管道,里面运行着高压二氧化碳。这个技术的最大优点是环保和高效,同时能更好控制冰面的温度,让整个冰面温差在0.5℃以内。温差越小,冰面的硬度就越均匀,冰面就越平整,也就越有利于运动员滑行、创造更好的成绩。在高科技的“庇护”下,“最快的冰”,并不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冰丝带”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大道速滑馆,为未来更多的冰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路线,也为世界范围内应对未来的环境变化提供了场馆层面的示范。

精心打理赛时最多一天曾浇冰8次

再好的高科技,也需要人的“打理”,否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冰丝带”的冰下,布设带有8个探头的冰面监测系统,用于探测冰面不同区域的软硬度以及温度是否达到比赛需求。而高质量的冰面背后,必然少不了制冰师的努力。冰面裂缝、小坑、厚度不一致,甚至冰面上的鞋印和飞虫都要及时发现和修复清理,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间隙还要对冰面进行维护,确保冰面呈现最佳状态。

冰面监测是很重要的工作,随着场馆内部温度、湿度甚至人员数量、景观布置的变化,冰面状态就会随之波动。而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测量冰面厚度,厚度的调整主要由工作人员开浇冰车作业,用80℃的纯水根据冰面厚度调整浇水量。热水可以让冰表层融化,弥补细小的冰面裂痕,比直接使用冷水最后形成的冰面更加平滑。同时车下面有刀,可以削平坑洼的冰面。对于较深的划痕或冰坑,还需要用水和冰的混合物填充,进行人工补冰。待冻结后缓慢洒水保护,与周边冰面形成整体。

制冰团队负责人邵懿告诉记者:“不管直道还是弯道,冰面厚度必须在2.5厘米至3厘米之间,这样才能保证平整度。冰面较薄的地方,浇冰车就多洒一些水,反之少洒一些水。”为了时刻保证冰面质量,“冰丝带”赛时最多一天曾浇冰8次。

“最快的冰”背后,其实是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俄罗斯奥委会队摘得男子越野滑雪4×10公里接力冠军

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3日电(记者孙哲杨帆)13日,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男子4×10公里接力比赛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进行,最终俄罗斯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中国队胜韩国队2022-02-14 09:29
评论:(“最快的冰”这样制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