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受访者供图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标志性的新建竞赛场馆之一,也是北京冰上项目唯一的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和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设计总负责人郑方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运动员的目标是更快的速度,设计时也把运动员的目标当成设计重点。
此次测试活动,对“冰丝带”场馆、赛事组织的测试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块冰”准备好了吗?
前速度滑冰世界冠军、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告诉记者,场馆运行团队于2020年11月底进驻后就开始筹备4月份的测试活动。今年3月初,团队与国际奥委会一同进行了赛事模拟的桌面演练。演练过程近3个小时,十分顺利。
“我认为测试活动是冬奥会前的‘中考’,我们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考试。”王北星说。
“冰丝带”设计融入运动员、技术官员等人员需求
新京报:你是我国著名的速滑运动员,现在服务冬奥会的筹办。目前你具体负责哪些工作?
王北星:目前我担任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负责北京冬奥会的竞赛组织工作,筹备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细致而庞杂。
对外,我要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保持好沟通及来访考察,确保竞赛相关信息准确;对内,我与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做好需求对接,协助其他业务领域做好竞赛服务工作,做好国内技术官员培训。
新京报:国家速滑馆可以说是北京冬奥会最具标志性的竞赛场馆,你怎么评价“这块冰”?它准备好了吗?
王北星:可以说,我见证了“冰丝带”的成长。从原来2008年曲棍球和射箭的临建场馆拆建后的一片平地,到屹立在眼前的速度滑冰场馆,确实感觉非常震撼。与设计师讨论赛道设置、热身区空间需求、裁判员会议室设置……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竞赛相关人员的需求均落实到设计中,这也符合北京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赛理念。
今年1月,“冰丝带”顺利完成“首次制冰”,目前,它已准备好迎接参加测试的运动员。
从去年11月底开始筹备此次测试活动
新京报:测试活动开始前,“冰丝带”的场馆运行团队有哪些?他们分别负责什么工作?针对此次测试活动,你在场馆里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王北星:常驻国家速滑馆的运行团队涵盖二十几个业务领域,包括体育、技术、体育展示、人力资源、颁奖仪式等。
我参加的体育团队,主要负责竞赛组织工作,做好参赛运动队的接待和沟通,组织召集国内技术官员、专业志愿者,协同制冰团队在既定时间内提供良好的竞赛环境和专业服务。
新京报:你们在场馆工作多久了?
王北星:2020年11月底,我们进驻场馆,之后就开始筹备4月的测试活动,一方面要为参赛队提供高质量的竞赛场地(冰面),另一方面在体育器材按时抵达后,做好安装调试,确保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期间的安全。
新京报:“冰丝带”的这次测试,你想看到它在哪方面的测试成果?
王北星:首先肯定是冰面质量,这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创造优异成绩的砝码,所以,特别期待运动员对本次赛道(冰面)的反馈。其次是体育器材,希望运动员能喜欢这个竞赛环境,对器材满意。同时,也希望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后续可以整改,为冬奥会的参赛运动员提供高质量的竞赛环境。
新京报:冬奥组委相关部门曾表示,要把各种意外想到,才能万无一失。你们在场馆里有没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应急预案?
王北星:我们确实做了很多比赛相关的应急预案,包括3月初我们与国际奥委会一同进行了赛事模拟的桌面演练。演练过程中,针对极端天气影响地面交通、突然停电致使竞赛日程变更等应急预案进行演练,近3个小时,十分顺利,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赞赏。
新京报:场馆设施和赛事组织的人员部署会随着测试活动的反馈而调整吗?测试活动后,你们会做哪些工作?
王北星:我认为测试活动是冬奥会前的“中考”,我们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考试。作为北京冰上项目唯一的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在测试活动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但这也是测试活动的意义。发现了问题,后续就能有针对性地调整,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做好充分准备。
“大家对冬奥会的期待就是我的工作标准”
新京报:北京冬奥组委集中了不少退役的冬奥运动员,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滑冰的?
王北星:我7岁就开始接触速度滑冰。到现在,我依然记得第一次滑冰的场景——看到一群年龄与我相仿的孩子穿着冰刀鞋在冰面上飞驰,我立刻就被吸引了,在冰场旁看了半个多钟头。随后,一个姐姐拉着我找到了我的启蒙教练,借了双不太合脚的冰鞋。当我第一次站在冰面上时,我觉得自己特别酷。
新京报:你参加过几届冬奥会?
王北星:我18岁进入国家队,作为冰雪项目第一批以“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下培养的运动员,赴加拿大进行了长期训练。
运动员时期,我一共参加过三届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父母去现场看我比赛。当时,他们怕影响我备战,到了以后才告知我。比赛当天,我走进赛场,一眼就看到他们拿着国旗为我加油。
因为是客场,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那一刻我就想,如果在自己的国家比赛,这一刻想必听到的是熟悉的声音,多希望在自己家门口参加冬奥会呀。2015年7月31日,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那一声“北京”时,我的愿望实现了。
新京报:从运动员到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你经历了哪些转变?
王北星: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我就特别想参与进来。2018年,我入职北京冬奥组委,作为冬奥会的竞赛组织者参与其中。
曾经作为被服务的对象,我认为竞赛筹备工作相对容易,但其工作流程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竞赛的筹备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我参与的第一个环节是赛道设计。在这个环节,我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提出增设训练跑道,更好地满足运动员的需求,这也符合北京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办赛理念。但是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国家速滑馆是世界冬奥速度滑冰竞赛场馆中最大的一个全冰面场馆,这对制冷设备的铺设要求非常高。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这只是众多难点中的一个。但这份工作让我全情投入,想着大家对冬奥的期待,我就不敢放松一分一毫,他们的期待就是我的工作标准。
工作之余,我一直从事与冰雪项目相关的宣传和推广,走进学校和社区,普及冰雪运动知识,邀请大家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我女儿刚6岁,是小小的滑冰爱好者,很多人以为她会比同龄的孩子滑得好,其实她身边很多小伙伴比她滑得好。
这几年,冰雪爱好者逐渐增多,有时路过某个冰场,看到好多矫健的小身影,我都会很羡慕。同样的年纪,我小时候在零下30几摄氏度的江边溜冰,条件远不比他们好。所以,每当我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冰上玩耍,我都鼓励家长们一同参与,了解冰雪运动的魅力。
新京报记者吴为实习生王景曦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姬烨汪涌)北京冬奥组委消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海报设计征集评审会议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