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0年12月15日拍摄的进行场馆外立面泛光照明调试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新华社发
▲2021年1月19日,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在首次制冰完成后试滑。新华社发
华灯初上,明月高悬。五彩之光在国家速滑馆的玻璃幕墙上飞速流转,宛如速滑运动员在冰面上纵情疾驰。一年之后,这里将成为全世界顶尖选手汇聚的殿堂。
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说:“桂华流瓦,冰轮转腾。这就是我从一开始憧憬的‘冰丝带’的模样。”
丝带飞扬,连通世界。以“冰丝带”为代表的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群蓄势待发,期待着与来自全世界的宾朋共享奥林匹克荣光。在北京冬奥会之后,这些场馆将作为奥运遗产承载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的向往。
从夏奥会到冬奥会,从“鸟巢”“水立方”到“冰丝带”,中国奥林匹克“大脚印”阔步向前。
“双奥团队”的梦想延展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会的夜晚,刚工作5年的武晓南在单位值班。凌晨2点,他下班后走上街头,高喊“中国万岁”的人群让他永生难忘。
一年之后,武晓南被调入参与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北京国资公司工作,开始了他如数家珍的“双奥情缘”。
“2003年12月24日,参与组织‘鸟巢’‘水立方’开工仪式;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组织曲棍球场第一场测试赛;2018年1月23日,现场见证‘冰丝带’建筑工地打下第一根桩;2021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憧憬未来……”武晓南说,“能够在一生中赶上两次奥运,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武晓南给1000天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时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但时间的主题始终是:奥运的快乐。”
在“冰丝带”的建设队伍里,从负责场馆建设组织和协调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到场馆设计师、建设管理者,再到一线建设者,和武晓南一样的“双奥人物”有数十位,他们的奥运梦想在“冰丝带”美妙延展。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郑方曾承担主持设计国家游泳中心、国家网球中心等5座奥运场馆的重任。“冰丝带”的创意设计就出自郑方之手。
“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这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相济的智慧。”郑方说,从筹办北京奥运会时忐忑的期待,到如今自信的憧憬,我们要把一个极具科技含量、可持续运营的“冰丝带”交给冬奥、交给北京。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总工程师、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曾担任“鸟巢”项目总工程师。“国家速滑馆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正交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顶,‘冰丝带’钢结构工程也由此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李久林说,“鸟巢”的钢结构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重要遗产,“冰丝带”则在大跨度索网结构屋顶、材料国产化、绿色场馆、智慧场馆等方面形成新的亮点。
原始创新成就“中国方案”
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家峰见证了“冰丝带”所在的这片土地过去15年的变迁。
2006年时,宋家峰以一名工程师的身份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射箭场和曲棍球场的建设。
“那会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树还没长起来,这里略显偏僻。等我们来建设‘冰丝带’的时候,周围已经是小区林立,‘奥森’里满是健身的人。”宋家峰说。
大约六七年前,宋家峰开始带着孩子去商业冰场滑冰,自己也学会了滑冰。有了北京奥运会的经历,有了对体育更多的接触和理解,宋家峰和同事们在设计和建设“冰丝带”时也希望融入更多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场馆绿色环保可持续问题不可回避。国家速滑馆冰面面积近1.2万平方米,制冰会产生大量能耗,应用何种技术制冰成为各方关切的焦点。
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临时办公地一间大约5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留下了十多位院士、国内行业协会顶尖专家、建设代表反复论证制冰技术方案的身影。在与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制冰专家的讨论中,国家速滑馆建设方最早提出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专家曾说,国家速滑馆使用国际惯用的环保制冰技术就能达到冬奥比赛标准。但经过18个月摸索,中方团队把历届冬奥会速滑馆制冷系统资料翻了个遍,对世界所有制冷剂优劣特点逐一分析,最终拿出了更先进的制冰技术。”宋家峰说。
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说:“中国二氧化碳亚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不能把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运用到国家速滑馆?事实证明,这条新路线不仅走得通,而且走得更远。”
在创新的背后,环保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据宋家峰介绍,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3985倍。二氧化碳制冷剂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可以提供70摄氏度热水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用途。将来,在“冰丝带”全冰面运行的情况下,一年可节约大约200万度电。
在筹办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我们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贡献了很多“中国方案”。“冰丝带”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施工技法等方面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也是“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实现了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国家级大型场馆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的高工艺曲面玻璃幕墙系统打造出象征速滑运动员高速滑动的“丝带”造型;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作出近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全冰面……
从2018年10月21日第一车高钒密闭索运入施工现场,到2019年3月19日索网张拉完成,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国家级大型场馆中首次成功应用。
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在“冰丝带”里处处可见。比如,馆内每一块预制看台板的尺寸都不相同,所需安装的位置也是唯一的。因此,工厂生产出来时,每一块预制看台板端头都添加了一个二维码。工人只要扫一下二维码,重量、尺寸、吊装位置、生产日期等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当年‘鸟巢’的预制看台板是以直代曲,弧形部分都是通过一段一段的直线看台板拼出来的,像这样一次成型的弧形预制看台板是首次在国内采用。”李久林说。
“冰丝带”是当下先进理念、技术、材料、工艺的一个集合展台。它宛如一颗晶莹的水滴,折射出当今中国的科技能量和蓬勃活力。
开放办奥 打造“最快的冰”
1月22日,已退役6年的前速度滑冰世界冠军王北星站上了顺利完成首次制冰的“冰丝带”的冰面。作为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她和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总经理张绍辉共同完成了“冰丝带”的首滑。
“我是按照一场比赛去感受(冰面)的。”王北星说,“冰面平整度很好,滑度也不错。”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得冬奥会速度滑冰首金的张虹也一直关注着“冰丝带”。“一个速滑馆好不好,冰面最关键。我们很期待运动员能在北京的这块冰场上创造平原的纪录。”张虹说。
打造“最快的冰”,是国家速滑馆建设团队的梦想。
北京城建亚泰制冰联合体负责人李燕敏说,“我们将赛道混凝土冰板层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场地非常平整。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可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内,非常均匀。”
奥运遗产 造福于民
已经退休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梁希仪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访中国冬季项目。在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过程中,他还曾帮助张家口策划出版《申奥通讯》。
梁希仪说,在二十多年前,滑冰馆在国内很难找,有的地方一个滑冰馆四五年也盖不起来。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之后,国内的冰雪场馆越来越多。
梁希仪说,虽然现在北京的冰场比较多,但要在家附近找到合适的冰场还不是那么容易。听说“冰丝带”在北京冬奥会之后会对市民开放,梁希仪很期待。
武晓南说,有了“鸟巢”和“水立方”运营经验之后,在设计“冰丝带”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赛后利用。从场馆灯光的分区域使用,到馆内的配套售卖设施等,都做了细心安排。
据宋家峰介绍,国家速滑馆比赛区包括三条400米速度滑冰比赛道、一条速滑比赛练习道、一块60×30米多功能冰场、一块61×31米多功能冰场以及一块活动冰场,能同时满足举办滑冰、冰壶、冰球等多项赛事以及大众进行冰上活动的需求,赛后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冰上运动,也为赛后的商业演出预留了充分的空间。
对于“冰丝带”的赛后利用,武晓南希望利用国家速滑馆周围的空间,沿着人工湖打造一条夏季可以跑步、冬季可以开展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的赛道,从而形成一湖、一馆(国家速滑馆)、一赛道的体育休闲综合体,吸引更多的人流来共享这份“双奥遗产”。
新华社记者:
孔祥鑫 张骁 王镜宇
沈楠 姬烨 林德韧 汪涌 牛梦彤 王梦
新闻推荐
2月5日,西班牙队球员萨列斯(右)在比赛中与比利时队球员基纳在比赛中拼抢。当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举行的2021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