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为了迎检,“五加二”“白加黑”,外加一个“夜总会”,还邀人相助打突击,可谓忙得不亦乐乎。交流得知,原来全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资料整理,什么表格材料汇总表,会议资料新闻稿,只要平时下点功夫,根本不需要如此。后来检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毕竟突击完工难免挂一漏万。事后与其反思,用功在“评时”,更要在平时。
平时磨洋工,“评时”急先锋。这种情形在基层一些地方是存在的,甚至是一些人的共识。如在煤企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就曾经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九天松,一天紧,一夜干个优良品。”讲得就是面对每旬的质量标准化检查,前九天不抓,检查前一夜突击抓。归根结底是工作作风不实的表现,又何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呢?要整治这种“评时病”,愚以为,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方可见效。
当前,中央三令五申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从根子上破除形式主义的壁垒。比如“四不两直”的检查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检查方式。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才能看到基层的“原版”“原貌”“原生态”。通过把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把定点检查与非定点检查相结合,把经典线路与反常路线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现身第一时间,直奔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跟踪第一效果,既方便又务实。再比如,看资料更要看成效。脱贫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农村环境整治进展如何,等等。事关百姓利益之事,事关基层工作之功,关键要看效果,百姓是否真正受益,减负是否落实到实处,到基层看看现场,到群众中间听听意见,比单纯的看资料效果要好得多。在成效中检验资料肯定比材料中总结经验要强得多。
工作是靠日积月累的,功夫是靠平时练出来的,不是到赛前“评时”加急出来的。当然,迎检前把工作理一理,看看有无遗漏缺项也无可厚非,如果不注重平时,只注重“评时”,速成班里产生不了奥运冠军,也拿不到赛场的金牌。因此,干工作既要重平时也要重“评时”,多打常规赛,少打加时赛,才能在职业的赛场上赛出原生态、赛出真水平。
新闻推荐
梦想是阳光,温暖希望的花朵;梦想是灯塔,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赛车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