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获得2026年冬奥会举办权
24日,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申冬奥代表团成员庆祝获得2026年冬奥会举办权
国际奥委会昨天在瑞士洛桑召开第134届全会,经过82名奥委会委员投票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意大利的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获得2026年冬奥会举办权。经过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连续3个亚洲周期后,奥运会重新回到了欧洲。
意大利曾经3次举办奥运会,1956年冬奥会正是在科蒂纳丹佩佐举行,此外还有1960年罗马夏季奥运会和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奥勒申办失利,瑞典作为冬奥强国从来没有举办过冬季奥运会。
民意支持率
让意大利胜出
根据《奥林匹克2020议程》,本次两个申办国的候选城市组合申办都达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新规范:它们计划赛时80%的场馆将利用现有场馆或临时场馆,这一数据较2018年和2022年的冬奥申办时要求的60%提高了20%,奥运赛事运行的成本也比前两届冬奥会申办阶段的预算降低20%(约合4亿美元),整个申办预算也较前两届降低超过75%。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意大利体育的杰出代表,里皮也跟随2026年冬奥会意大利申办代表团来到洛桑全力“助选”。
巴赫在总结意大利获胜的原因时直言:“双方最大的区别在于民众支持率。”据第三方独立调查数据显示,意大利83%的支持率远高于瑞典的55%。
国际奥委会对两个申办地的评估报告说,本次申办很好地结合了“把运动员、遗产和可持续”作为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在申办报告围绕场馆、遗产等的注释中,关于挑战方面也多次提及不适合城市的长远发展。巴赫也说:“过去,我们总是问申办城市如何改变从而适应奥运,现在我们问他们,奥运如何改变,来更好地适应城市和地区的长期发展。”
“申办退出潮”
倒逼改革
在多个城市先后退出申办之后,国际奥委会连续第二次迎来只有两个申办地的冬奥举办城市竞争。在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城市中途退出。体量庞大的奥运会似乎不再是“香饽饽”,这也在倒逼国际奥委会进行改革。2014年,巴赫力推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通过,这份改革路线图基本围绕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青少年三大主题。
据报道,意大利的赛事运行预算为17亿美元,而瑞典则为14亿美元(不用公共资金)。国际奥委会希望通过本次申办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奥运成本是可控的。
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基础之上细化而成的“新规范”旨在简化申办流程、降低办奥成本、分担东道主压力,让未来的奥运会更灵活、更有效、更可持续。2026年冬奥会申办将第一个完全受益于“新规范”——有兴趣申奥的城市通过为期一年、“不承担义务”的对话,向国际奥委会了解举办奥运的要求和利益,这一阶段不用提交申办;申办城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展示和汇报数量也大幅减少。
分散办赛
或将成为潮流
国际奥委会早些时候指派一个由五名国际奥委会委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对申办规程提出修改建议,这个小组由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科茨担任主席,成员包括中国的李玲蔚等。科茨透露了其中的一些修改意见。第一,未来的奥运会不要限定在一个城市举办;第二,不一定非要在奥运会举办前的第七年选出举办城市;第三,以“未来奥运会举办地委员会”取代现在的“评估委员会”,并且将获得更大的权力,负责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推荐多个或者单个候选城市。
北京冬奥会设立3个竞赛区域,如今2026年冬奥会也在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举行,比赛地也相对分散。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场馆,这种分散办赛的模式或许在将来更常见。
国际奥委会最关心的是,奥运会是不是体现节俭,能否办一届省钱的奥运会?是不是可持续,场馆后期利用是否有规划?能否为城市留下什么遗产?奥运对于生态环境有何影响?这些面临挑战的方面,才是未来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新标杆”的地方。
本报记者 黄一可 图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法国队员勒佐默(上)与队友勒纳尔拥抱庆祝据新华社电北京时间6月24日凌晨,在法国勒阿弗尔海洋球场进行的一场2019年女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