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作者:余音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余音
时势造英雄,危难显本色,晚清大人物的花名册上,有能文善武的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也不乏臭名昭著的袁世凯之流,唯独孙家鼐的名字却鲜少被人提起。这位被称作“清末最有绅士风度的官员”,不仅是清末状元、帝师,还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文正,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的首任官学大臣。《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正是清末大学士孙家鼐的第一本传记。
封建科举时代,中国的文人学士都有“四大梦”:中状元、做帝师、当大学士、死后获得“文正”荣誉称号。1300多年,没有一个人能把“四大梦”做圆。唯有孙家鼐,在封建社会终结前夕,获得“大满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堪称“中国读书第一人”。
如果孙家鼐的过人之处仅在于此,只能算作一名出类拔萃的文臣。是特殊的时代、包容的性格赋予了他一般人难以超越的“改革家”身份。他不仅是创办、保护京师大学堂的伟大功臣,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创办者,在耄耋之年,依然披荆斩棘,力图通过改革和发展教育和实业,寻求一条救国的可行之路,当为万世师表,近代楷模。
孙家鼐在京师大学堂有自己的小灶,但他很少光顾,在校内时,他喜欢和教习们一块就餐。一则是检查伙食质量,二则是利用这个机会,与部下沟通交流,多了解一些教学情况。孙家鼐爱吃面食。有一次,赶上食堂吃米饭,孙家鼐皱皱眉头。管理员看见后,马上要去给他另做。孙家鼐说:“不用那么麻烦。大学堂门口就有卖油条的。”他让仆人到门口去买,管理员要掏钱,马上被其阻止。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孙家鼐和丁韪良,谁才是京师大学堂创立的第一功臣也由此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年来一直争论不下。孙家鼐是首任官学大臣,丁韪良则是孙家鼐委任的西学总教习。不可否认,丁韪良是来华传教士中参与中国改革较深者,对京师大学堂的学科设置帮助很大,甚至在京师大学堂最危险的关头,有挽救京师大学堂之功。
但从大局上讲,孙家鼐功劳更甚。作为京师大学堂的倡办者,他不但制定出现代意义的办学章程——学以致用、中西分科、设置奖学金等,勾勒出现代大学才有的壮丽蓝图——设主楼一座、副楼四五座、藏书楼一座,植树种花;并亲力亲为选场地,选派教习,在京师大学堂岌岌可危之时,以辞职抗争。他提出的“盖学问乃天下万世之公理,必不可以一家之学而范围天下”的教育思想,打破了当时“独尊儒术”的思想禁锢,为后来蔡元培校长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开辟了道路。
多年以后,在回忆录《亲历晚清四十五年》中,李提摩太写道:“改革维新派强学会得到了总署大臣翁同龢与皇帝的师傅孙家鼐的同情和支持”,孙家鼐“是所有中国官员中最有教养、最具绅士风度的人之一”。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14日电据法新社14日报道,美国参议院下属委员会正寻求联邦调查局帮助调查美国奥委会前首席执行官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