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外,凭借着主场对阵北京人和的一场胜利,上海上港终于拿到了登顶本赛季中超联赛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1分,成功打破了广州恒大对于中超冠军长达7年的垄断。
虽然早在上周末客场击败恒大之后,上港成为新科中超冠军便已是大概率事件,但当中超“火神杯”的拥有者真的从恒大变成其他球队时,还是意味着中超联赛恒大“一家独霸”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不过,切勿将上港与恒大的冠军更替赋予太多额外的意义。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上港在近两年的崛起,与恒大近7个赛季的强势一样,均是建立在不计成本的大投入基础上。疯狂“砸钱”的金元足球,依然还是中超联赛争冠的主旋律。难怪有媒体在上港本赛季主客场“双杀”恒大后撰文称:“上港用恒大的方式完成了对恒大的逆袭。”
据统计,自上港集团2015赛季正式介入俱乐部以来,这支昔日在徐根宝麾下素以精打细算著称的球队便进入到资本狂奔的时代。根据上港俱乐部此前3年的年报,以及今年的半年财报,上港的总开销已经超过了62亿元。综合计算上港本赛季的球员薪资和运营费用,中超新科冠军在今年下半赛季的开支预估为1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近4年来超70亿元的巨大投入,才终于换来上港队史上的第一个中超冠军。
如此的投入和争冠轨迹,与恒大的崛起何其相似。从2011赛季以创纪录的1000万美元引进孔卡,到2012赛季重金聘请里皮,再到2013赛季首度加冕亚冠……可以说,恒大的每一个竞技巅峰,都离不开高价内外援的纷至沓来,离不开资本的力量。
综观恒大与上港在本赛季的争冠历程,本土球员的差距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决定两队最终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郑智、曾诚、郜林、冯潇霆等恒大“黄金一代”的年华老去,恒大本土球员的竞争力,逐渐在与武磊、颜骏凌、蔡慧康等上港本土球员的对抗中处于下风。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即便是沪上媒体和球迷引以为傲的上港本土球员培养,其实也是一直在吃当年“根宝足校”的老本。哪怕有足协的“U23”政策强力施压,近两个赛季的上港阵中也几乎没有潜力新星出现。
持续的高投入确实可以提高联赛观赏性,提升影响力,但对于联赛健康发展,尤其是以联赛为基础的国字号球队建设的积极作用又体现在哪里?根据中国足协的调查统计,近两个赛季中超俱乐部的整体亏损额基本都在40亿元左右,平均每家俱乐部亏损2.5亿元。在赔本赚吆喝的联赛背后,更是国字号球队的持续萎靡。
近两个赛季以来,中国足协通过引援调节费等手段,力求打造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职业俱乐部运营体系。有消息称,针对中超和中甲球队的“限薪令”也在酝酿中。当重金投入的天津权健等球队在亚冠赛场折戟而归,甚至在中超保级圈都是苦苦挣扎时,上港和恒大的冠军更替,实在不应被贴上诸如“中超联赛竞争迎来质变”这样不切实际的标签。只有当中超球队将资金更多投向青训,形成足球人才真正的良性循环时,属于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才会到来。
新闻推荐
足协高层透露中超联赛的一些改革方向11月5日,中国足协在武汉召开青训工作现场办公会议。会上,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