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开得胜!19日,武术长拳选手孙培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的首枚金牌。首金,在这个逐渐抛弃了“唯金牌论”的时代里,依旧有着非常特殊的位置,不仅是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时它也鼓舞着整个代表团的士气。
孙培原“拿命”拼首金
“反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雅加达亚运会武术长拳成了首金项目,这让有伤在身的孙培原也承受了压力,毕竟武术是中国传统优势项目,他不希望错过荣耀,更何况他一直期待有朝一日,武术能够入奥。这位29岁的老将已是第二次站上亚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但这一次的意义完全不同——赢得雅加达亚运会首金的同时,孙培原也帮助中国代表团在近20年的亚运会上,连续第五次摘下首金。
不同于奥运会在大部分情况下将射击定为首金项目,亚运会为了照顾一些体育实力相对薄弱的主办国,赋予了东道主一项特殊的权利,那就是可以将东道主的优势项目放在产生首金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近40年时间里,亚运会产生首金的项目从跆拳道到举重再到马拉松,又从花剑变成射击,如今又变成了武术的原因。将中国国技定为雅加达亚运会的首金项目,并不是印尼亚组委想要“借花献佛”,而是他们这几年一直是这个项目金牌最有力的竞争者,去年的喀山武术世锦赛,印尼队曾获得银牌。本次出战的马洛维·萨维尔就极具夺金实力。
正因如此,孙培原所背负的期望和压力其实并不小。刚到雅加达的那一天,孙培原其实只睡了3个多小时,要适应环境和略显紧张的节奏,他没有太多的缓冲时间,不仅如此,由于雅加达多数场馆的灯光迟迟没有调试完成,孙培原和队友的训练场地和时间都不太固定。
面对着种种客观上的困难,孙培原在赛前的决心却异常坚定,“反正就是拿命拼,虽然有伤病什么的,但都要去克服。”最终,凭着高超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这位老将战胜了印尼和韩国的竞争对手,如愿帮助中国代表团连续第五次摘下亚运首金。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首金
中国队又拿下首金,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自从2002年开始,16年来亚运会首枚金牌都是由中国队获得。
纵观这些年的亚运会“首金”,可以说没有什么困难是中国队克服不了的。或许是看到了日本人在广岛亚运会上调整赛程,把空手道列为了“首金”项目,最终得手,在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韩国人为了拿下首枚金牌,居然破天荒地将击剑列为首金项目。因为那一年,韩国出了一名当时最好的花剑选手——金永浩,2000年奥运会的金牌得主,所以韩国人对这枚首金志在必得。但也可能是背负的压力太大,在面对与自己战绩五五开的王海滨时,韩国人在自己的家门口败下阵来。
“金永浩的影响力在亚洲非常大,对这枚金牌志在必得。”时隔多年,王海滨对赢得首金的一幕依旧记忆犹新,“可不凑巧给我拿了。”正是从王海滨的亚运首金开始,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上再也没有让别人染指首金。2006年,由世界杯总决赛亚军刘天佑、亚运冠军李杰、奥运冠军朱启南组成的豪华阵容,在多哈亚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团队赛中再次从韩国队手中抢下亚运首金;随后袁晓超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上帮助中国代表团保住首金;而在2014年,中国的女子10米气手枪选手再次击败韩国队,夺得亚运首金。
在不断强调“去金牌化”的今天,首金的意义却依然很特别,而每一位夺得首金的运动健儿,其实都值得被铭记,不论是奥运赛场还是亚运赛场,因为他们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顶着巨大的压力,而在这些金牌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样诠释着体育的精神。
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8月19日,在第18届亚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5秒43的成绩夺冠。这是他首次摘得该项目的亚运会金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