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足球新闻 篮球新闻 乒乓球新闻 羽毛球新闻 排球新闻
地方网 > 体育 > 体育新闻 > 正文

【南行记】简约而不缺位 ——雅加达亚运会的初印象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8-08-17 06:56   https://www.yybnet.net/

8月14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我和同行乘坐的航班终于降落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夜幕笼罩下,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亚运会带给这座城市的印迹,而机场外的班车仅供官方人员乘坐,使得组委会给我留下了能省则省的第一印象。

来雅加达之前,我听到的最多信息就是雅加达办赛有点不充分,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临近出发前,我们才被告知组委会没有将采访证邮寄给中国奥委会。记者只能拿着邀请函和名册入境。此外,龙目岛地震就像是一朵乌云,增添了记者心中的忧虑。

这种情况也曾出现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媒体记者对东道主的办赛能力提出了诸多质疑。然而等到闭幕之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却用“标志性”对组委会的办赛予以肯定。雅加达亚运会是否会重复这样的套路?我心里不免有些疑问。

这两天,我奔走在主新闻中心和亚运村,最大的感受就是,赛事组委会的组织工作虽然有些简约,却在关键环节没有缺位。

8月15日,我来到主新闻中心领取采访证件。以我有限的采访经验来说,再简陋也总得有比较正式的简易房供记者领取采访证。而雅加达亚运会只有两顶帐篷,外面写着“Media Accreditation”,这就是媒体认证中心了。设施有些简约,好在工作人员服务很热情,不到5分钟,我就拿到了采访证。

这样的例子很多。到今天为止,本届亚运会组委会并没有给记者配发媒体手册。媒体手册对于体育记者来说十分重要,里面不仅有赛程安排,还有媒体班车时间表,堪称体育记者采访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必备的“红宝书”。这一次,媒体手册估计是要免了。

不过,组委会给出了替代方案。今天在主新闻中心的咨询台,我看到了一摞摞打印出来的资料,仔细一看,其中大多数是媒体班车信息表。按照场馆和日期,每天的班车信息一目了然。虽然记者不得不整理一沓厚厚的打印材料,有些臃肿且容易丢失,但聊胜于无,组委会在这方面的工作也算没有缺位。

场馆设施方面,赛事组委会也是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早在1962年,那届雅加达亚运会的主场馆群就是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这片场馆群有多名记者乘坐媒体班车,但对志愿者说“MPC(主新闻中心)”,他们往往不明其意。如果换成另一个词——“GBK(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的缩写,主新闻中心就设在这里)”,对方立马就能告诉你如何乘车。

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发展到今天,各国之所以申办热情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赛事规模庞大,办赛成本过高,而赛后利用又难上加难。对此,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并配以大量的临建设施,就成了赛事承办方降低办赛成本的通用做法,雅加达亚运会也概莫能外。

当我们习惯了国内周到的办赛模式,来印尼采访亚运会还真有些不习惯。对于雅加达亚运会组委会简约的办赛风格,记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适应。而对于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北京和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杭州,赛事筹备委员会需要学习这种简约的办赛风格,并在简约与周到之间寻求平衡。

既能降低办赛成本又能保证赛事有序运转,何乐而不为?

(本报雅加达8月16日电)

新闻推荐

中国亚运代表团昨日升旗 845名运动员迎接“中考” 首次设立保障营

8月1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亚运村举行升旗仪式。图为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本报雅加达8月16日电(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南行记】简约而不缺位 ——雅加达亚运会的初印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