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
如果在路上遇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胶手套、拿着垃圾袋,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请不要惊讶,他们正以风靡全球的健身方式“Plogging”锻炼。近日,奥运冠军、中国竞走运动员王丽萍在微博晒出自己拾荒慢跑的成果,引发网友们热议。
(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所谓Plogging,其实是瑞典语中“捡垃圾”(plocka)和“慢跑”(jogga)两个单词的合成,意思为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这项最先由一名喜欢跑步的瑞典人发起的运动,在最近两年席卷全球。甚至一些本来不喜欢跑步的人,为了捡拾垃圾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也纷纷加入了Plogging的队伍。
让人备感欣慰的是,这一运动近年来也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跑步爱好者的参与和支持,并且它有了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拾荒慢跑。
跑步本来是一项很个人化的运动,但是“跑步捡垃圾”活动却把个人锻炼与社会公益进行了有机结合,赋予跑步全新的意义。如果说过去单纯的跑步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生命更有激情的话,那么“跑步捡垃圾”则是让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好。
据健身软件收集的数据显示,普通慢跑平均每小时消耗热量235卡路里,而拾荒慢跑平均每小时消耗热量288卡路里。所以,“跑步捡垃圾”首先是让我们的跑步锻炼更有锻炼效果。而绝大多数跑步爱好者跑步的线路、区域也都是公共场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却未必会被环卫工人随时清理,所以边跑边捡垃圾是一举两得的事。
拾荒慢跑者不再是简单的过路人,而是城市的改变者,公益的践行者,他们通过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慢慢让生活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与行动参与世界的改变,哪怕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也是值得肯定与赞赏的。(请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费)
新闻推荐
今年8月8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10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十个“全民健身日”。今年的全民健身日以“新时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