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厂区老路,穿过车间高炉,老厂房的容颜从未改变,内部却已别有洞天。7月27日的首钢冬训中心,国家花滑队、短道速滑队、冰壶队照常“华丽起舞”,冰球馆施工也近尾声。“四块冰”已完成三块,这个曾经为共和国钢铁事业冲锋陷阵的工业园区,正悄然向奥运村蜕变。
视野开阔的空间,骨架交错的天花板……走进冰壶馆,精煤车间的钢元素处处可见。1800平方米的场馆内,百余名冰壶队员正在6个赛道上紧张练习。首建投工程建设部冬训中心项目负责人曹雷介绍说,目前共有120名冰壶队员参与训练。“以往冰壶国家队采取省队直接输送的方式,这次采用集训选材一体化的方法,到下月底,选材后的冰壶国家队将保留50至60人。”
曹雷表示,“四块冰”完全按照国际比赛的标准进行建设,冰球馆更是邀请了北美专业的公司进行设计,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场馆。 “我们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其在后冬奥时期的重要地位。冬奥结束后,我们会在此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兴办冰上体育学校,让它们成为未来京西全民冰雪运动的乐园。”
在花滑馆内,一名首钢职工正操控一台扫冰车平整冰面,所过之处,冰面光滑透亮、干净无痕。随后,花滑国家队员陆续来到平整过的冰面,在冰刀与冰面的摩擦声中跳起曼妙的舞蹈。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郭晓民表示,维持该场馆运转的百余名保卫、维护、后勤、协调人员均为首钢职工,其中,十几名职工经过专业培训,已经从钳工、焊工等工种,转变为维护场馆、冰面等设备的技术工人。“这些产业工人在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方法上,正在经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他们将践行奥运标准、借鉴首体经验、坚持首钢纪律、争创国家荣誉。这些个体也映射出首钢在新时代的功能转型。”
郭晓民还表示,各个场馆未来将在周日有计划、按步骤地向社会进行开放,并在奥运后承接能够容纳几百名观众的赛事。
在运动员住宿区,5栋公寓楼中的1栋已投入使用。因奥运会后将改造成酒店,公寓楼不论是外观还是大堂管理模式,都按照酒店的标准执行。训练完的运动员回到公寓楼内,素雅的格调与安静的氛围让他们可以马上放松下来。据园区餐饮酒店负责人陈红波介绍,该楼共88间房,已基本被花滑、冰壶队员住满。
陈红波表示,首钢与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对接,维持原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采购渠道,对每批次肉食进行兴奋剂检测,保证食品安全。
据了解,首钢将利用国家队训练的空余时间,将这些场馆向体育、教育系统的俱乐部、学生开放,让更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到国家队训练的专业场馆体验滑冰的乐趣,并逐步承接滑冰、花滑、冰壶协会的赛事活动及国际级、国家级重要比赛。
新闻推荐
□朱翃杨晔绳如长虹舞,身似翩蝶飞。这个周末,2018世界跳绳锦标赛在上海财大举办,这也是这项赛事首次来中国内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