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初版问世至今,已经整整十八年。《幸福了吗?》初版问世至今,已经整整八年;自2015年首度问世,《白说》也过去了三年。
作为这个时代里少有的“长跑者”,白岩松不断更新自己的认识,也不断更新自己的作品。
2018年7月24日,白岩松隆重推出自创图书系列品牌“From Bai”。此次《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白说》全新扩容,白岩松特别录制270分钟心灵独白音视频,以二维码形式独立附加于每一章节。
亲自创意“立体出版”:文字如故,思想更新
7月24日白岩松自创“From Bai”全媒体图书品牌系列作品在京首发。首发结束,白岩松通过微信接受了媒体群访,他说,他其实特别好奇的是将来书该怎么出,将来的图书是什么样的。在尊重文字的基础上,我们怎么利用新时代的视频音频互联网平台的结合?他希望自己的旧书新出,能给未来的图书出版垫底铺砖。
为什么要旧书新出,白岩松说:“《痛并快乐着》是2000年出版的,到现在18年;《幸福了吗?》2010年出版到现在也过去八年;《白说》也过去了三年。时隔18年再面对《痛并快乐着》里写的很多内容,有很多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是的,变化太多了,甚至有很多书中写的人都已经不在了。18年前,中国还没有加入WTO。在那本书里我写了贫困、环保,当时很多人问我,闲着没事儿写这个干嘛!今天我们知道三大攻坚任务其中两个,一个是环保一个是贫困,你就明白我18年前为什么要写它。毕竟过去18年,有很多的变化要告诉受众,我觉得这既是跟时光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跟读者的互动,让大家看到这不是一本旧书,它也有可能成为新书。《幸福了吗?》同样是这个概念,毕竟过去了八年,而从《白说》的角度来说添加了很多新的篇章。”
关于旧书怎么出版出新意,白岩松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让一本书不再是旧书而成为一本新书,主要是让图书成为一个立体的空间。”他举例,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可以考虑以音频的方式、以二维码的方式,让读者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能够听到名家对这本书的导读,如此,这本书就立体化了。他又举例,比如《红楼梦》,多少人在吃《红楼梦》这碗饭,这里面解读的空间非常多,再出《红楼梦》,能不能把周汝昌老先生到新时代的蒋勋等人对《红楼梦》的各种看法,他们对关键章节的解读、点评是不是可以以立体的方式附在新版的《红楼梦上》上,页码一点没变,但是这本书却‘厚\’了很多。白岩松认为,图书出版应该向3.0版挺进。
跨界新媒体: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今后出一本书,文字要做到最极致的减法,必须是不可替代的,必须是文字才可以表达的,让你的文字更精短,同时你可以把你的心态变化还有很多所思所想,以多媒体的方式跟大家进行更多的交流。”谈到书籍的立体版,白岩松说:“我觉得未来的书很好玩,我现在有的时候很好奇,甚至有的时候有一点冲动,我要是做出版,有很多书都要用这种方式出,比如说,我隔一段时间就要看一遍的《道德经》,我觉得也可以出新的版本,过去、现在我们一本书只能看一个版本一个人的解读,未来可不可以一本书中云集很多人的解读,因为本身《道德经》就拥有多译,同一句话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未来的图书出版可不可以把ABCD不同的面用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书变得更加立体,时代不管怎么变,内容为王,但是我们可以添加更多的内容,页码不变,可以让书无限的厚,让一本书文字读完了仅仅是一个开始,而音频视频还有多方位的链接可以使得读者获得更多的内容。”
谈到这次全媒体书的出版尝试,白岩松直言不讳:“刚开始试的人,永远是要遭板砖的人,但是板砖也是一种最高的致敬方式,毕竟是刚开始试,今天的这件事可能有很多的遗憾,或许可以做更细致的东西,但是好玩的就是:这样一种立体的出版的方式将来我可以文字不变,但是围绕它的视频和音频可能还有发生变化的空间,比如说隔两年之后会有新的想法也可以再添加进去。我觉得读者的期待会迅速的升级,不是说对我这本书的期待,而是对图书出版的期待应该会升级,我前几年在讲一句话,我觉得要尊重规律、要尊重时代,也要尊重期待,人群当中的期待有时候瞬间就会被点燃,在一个贫穷的时代里头,有个馒头就不错了,但是只要吃过包子,他就希望吃更好的。”
白岩松指出,当图书完全做到立体出版和多元化的时候,读者的期待会迅速地改变,将来他打开一本书的时候,如果只看到文字,他就可能会不满意,没有更多元的东西,没有链接没有可以打开的东西。“如果出版人不迅速地升级的话,可能就跟不上读者期待的速度。”他说:“我觉得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大家应该有更好的方式去做。” 晨报记者 李春
■微访谈摘记
白说:没有“私货”
方能客观公正及其他
记者:白老师,您以前说自己不开微博也没有微信,这次却推出了全媒体书籍,你是如何考虑的?
白岩松:不开微博和不上微信,就是对新时代和新技术的拒绝,我觉得很多人的想法挺简单的。我是一个传媒人,我怎么可能去拒绝这个时代,中国最早通过电视把张朝阳介绍给观众的是我,我非常好奇新技术革命,也一直是支持者,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不想开微博不想开微信,因为不想撒谎,别人要是问你,白老师有微信吗?有。那加一个。我觉得现在最糟糕的生活方式就是你在无数个朋友圈里,却一个朋友也没有。所以我觉得我还是算了,这不开微博没有微信是生活方式,不是对现代技术的拒绝。
记者:很多央视名人转行做投资做学者做官员,但您依然做主持做新闻,吸引您留在这个行业上的原因是什么,它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白岩松:任何人的选择都有他自己的道理,我的选择也有我的道理,我的道理就是我是学新闻的,我一直觉得我是适合干新闻的,可是新闻现在还在这儿,还在CCTV,还继续做,还有很多自己的合作伙伴也在一起做新闻,我觉得挺好,我觉得这个时代不缺变化,有的时候偶尔有点不变也挺好。对我自己来说,我好奇周围很多变化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因为有这么一个不变的东西,我才可以去应对很多变化的东西,人不能什么都跟,跟不过来的。
记者:看事情怎么样才能做到客观冷静,您为什么总是能超过舆论圈看问题,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白岩松:这个事非常简单,只要你没有私心,你不想从这儿获得利益你就容易客观,世界杯上了,让我猜比分,只要不是我喜欢的球队,我大致都可以猜对,只要是我喜欢的我从来没有对过,因为我把感情投入其中,感情就是一种利益,所以我自己经常说你别让我猜我自己喜欢的球队,不可能客观,但是只要跟我毫无关系的我经常能猜对,甚至能把加时猜出来。这次世界杯开赛之前,问我谁最终会夺冠,你最看好的球队是谁?我说如果不谈阿根廷的话,我看好法国和比利时,最后法国夺冠,比利时进入前四。你看,人一客观就容易靠谱,就这么简单,所以作为一个新闻人,只要不从中获取利益,你就容易长跑下来,但是你在这里有“私货”,还想客观公正,怎么可能,那不过是一件外套。
记者:白老师,抖音的异军突起,让人看到短视频的巨大市场,短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吗?
白岩松:我觉得短是为了更好的长,如果所有的东西一味追求短,它的寿命也一定很短。你看看每年都有很多的热门词,你今天还记得几个?坦白地说,我认为今天一切新锐的东西十年后都变成传统媒体,那又怎么办,这些技术的更迭,介质不断会变,但是内容最核心与人性有关的东西很少变,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专注这些东西,我不在意你今天玩什么,昨天玩什么,明天还有什么新玩的,但是你能提供什么内容这才是最重要的。晨报记者 李春 整理
新闻推荐
国家体育总局25日在官网上公示了参加第18届亚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名单,除代表团官员和各运动队领队、教练员以及工作人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