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可
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在面对意大利队和西班牙队时享受的种种“优待”、2010年世界杯兰帕德的进球被无视……如果放在今天,以上剧情都将发生反转。虽然从2016年开始,国际足联联合会杯、德甲、意甲等赛事开始陆续引入视频裁判技术(VAR)后非议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在本届世界杯上,视频助理裁判技术精准地帮助主裁判补判了数记点球之后,世界杯比赛的判罚相对公平取代了争议,国际足联的声誉并未因此而受损。
足坛有句流传很久的话:误判是比赛的一部分,也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还有一种共识是,足球之美就在于比赛的不确定性,希望与意外共存,欢乐与遗憾交织,这令人着迷。在布拉特、普拉蒂尼分别执掌国际足联和欧足联时,坚持不让“鹰眼”和其他高技术手段进入足球比赛,几乎笃定地认为足球作为一种艺术,就一定有缺憾美。这种因缺憾产生的足球记忆,有时候比一场胜利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央视的“诗人解说员”贺炜也忍受不了因为视频裁判技术的介入而导致比赛支离破碎,“足球最大的魅力,不就是在于它的不可中断性吗?就好比我们的人生一样,当你人生不如意时,你难道可以按下暂停键吗?这或许就是高科技介入足球后,会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深入思考。”
对于类似质疑,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说:“视频助理裁判绝对不是追求判罚达到100%的准确,而是要避免重大误判。”视频助理裁判使用的两大原则,一是最小的干扰,最大的收益;二是只有在主裁判的吹罚出现明显错误时,它才能介入。因此,它只是人类的助手,不等同于人工智能。与围棋界的AlphaGo不一样,视频助理裁判不会“攻陷”足球,它只是帮助人类在三维空间里解决一些难题。至于比赛的流畅感则处于次要地位,因为人们可能更关心一个公平的结果。事实上,俄罗斯世界杯开赛至今,很多无聊、令人犯困的比赛与视频裁判的介入无关,而是源自于足球比赛本身。而视频助理裁判介入的判罚,绝大多数都是准确的。由此而导致的“精准足球”,让世界杯赛场争议减少甚至消失,无论是球场上的比赛双方,还是看台上、电视机前的球迷,大家在规则框架下就可以更多地去关注足球本身。更直白一点,禁区内的小动作、球场上的暴力会因此而减少,本届世界杯至今红黄牌很少。当球员适应规则后,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留给视频助理裁判的机会可能会间接变少。
88年的世界杯历史,也是88年的裁判制度演进史。足球比赛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球场也越来越漂亮了,但裁判始终都是备受争议的焦点,因为裁判制度一直未能与时俱进。该怎样帮助裁判?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现代足球应该受益于科技的进步,足球应该给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多一些应用和试验空间,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因一次两次的实验不够完美而因噎废食,足球的魅力不会因科技的介入而褪色,而公平竞赛的原则更不应该屡屡被误判所践踏。“科技可以使比赛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就连马拉多纳也多次对视频助理裁判赞不绝口,我们实在不必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视频助理裁判。科技在改变裁判制度之前,早就开始改变足球了——比赛用球植入芯片,各种轻便、防滑的球鞋让球员们踢得更得心应手,教练们依靠软件的海量数据优化训练计划、备战比赛……科技改变生活,也同样改变着足球,当然也更应该改变世界杯。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杜金城俄罗斯世界杯已经结束了小组赛首轮的所有争夺,参赛的四支亚洲球队也完成了自己的首次亮相,从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