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追求的脚步不该停歇,只因人生有涯而求知无涯。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体现的正是强烈的求知欲。这种追求与渴望应是每个人都该具备的,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将会塑造一个更优秀、臻于完美的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无限的是知识,我们应该一直走在求知的路上,去塑造更好的自己,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精彩。
韩愈曾言:“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奋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奋苦读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了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今之众人,也不乏具有强烈求知欲的人。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虽名声赫赫,却未停下求知的脚步。钱钟书先生出了深受大众喜爱的著名作品——《围城》。杨绛先生翻译了许多名著,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高龄女作家姜淑梅60岁才开始跟女儿学认字,72岁才开始写作,不到一年她已创作了十万余字的作品,活出了绚丽人生。
我国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邓亚萍曾说:“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获取清华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剑桥博士学位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她如此优秀,尚且在求知路上前进,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更不能有停止不前的理由。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当追求知识与美德”但丁如是说。我们除了拥有躯体还应拥有灵魂,只有充实灵魂才不被以沦为行尸走肉。人生是有限的,但求知应当是无涯的,我们应该用无限的求知赢得更精彩的人生。时代在发展,数据瞬息万变,我们若要活得精彩,那就必须得索取更多的知识,去迎接变化带来的挑战。
人生有涯而求知无涯,就让求知贯穿在你生命中,让你的生命更精彩!
新闻推荐
一名英国男子打出121米远的水漂,创下打水漂最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英国《泰晤士报》6月1日报道,这名男子名为道吉·艾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