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前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长生招生,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中考加分项目。随后又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高考要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从基础教育招生到高等教育招生,通过特长、杯赛成绩加分升学的道路变窄,促使家长和学生重新规划升学。记者通过采访中学教师、家长和升学专家后发现,家长和学校对杯赛与特长培训仍有需求。
基础教育阶段
特长和兴趣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环
教育部关于“2020年前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长生招生”的通知,重点指向小学升入公办初中的特长生招生。通知发布后,准备通过特长或者杯赛成绩培训冲刺优质学位的渠道变窄。教育专家表示,一旦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社会上相关能力培养的“兴趣班”“训练营”热度或会有所下降,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关注点或会从特长转向升学相关的学科能力、面谈综合素质等方面。
孙妈妈告诉记者,她原本和很多家长一样,想要通过特长培训或者竞赛证书给孩子创造升学条件,“取消特长生招生后,一些家长停止了特长培训,让孩子专心在学科成绩上。”但她并没有停止儿子的奥数班和萨克斯风班,她认为合理的特长和杯赛培训作为孩子能力的一部分,仍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对于家长的观望心态,一民办中学招生负责人表示,“也许特长培养的热度会降低,变得不再那么急功近利,但特长学习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一方面从学校角度看,组织校内各类活动、参加地区多种赛事,都需要学生具备特长。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不论是否有助于升学,学生的特长培养、兴趣学习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综合能力的一环。
政策实施有缓冲时间 四五年级学生有需求
小学高年级家长支持孩子继续参加特长与杯赛培训,有现实的升学考量。教育专家认为,当下民办初中自主招生,小升初面谈录取学生可通过简历、面谈口述等方式证明自身特长,在民校招生中,能否有效约束、监管特长生还是未知。在此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对于通过特长、证书脱颖而出仍抱有期待。
另一方面,政策落实的最迟时间节点是2020年,但没有明确说明最早的落地时间,需待地方上届时出台的具体细则。如果孩子现在是一到三年级,肯定会受到新政的影响,家长需要根据新政的方向,结合政策内容,思考或修正学生培养与升学的目标。已经走在特长生路上的四、五年级学生短时间内难以转换赛道,必须赶上特长招生的“末班车”,这也生成了特长和杯赛培训的需求。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自主招生可用杯赛特长“敲门”
大学招生上明确今年已经取消“高考加分”,但不少高中生家长继续支持孩子的特种学习和杯赛训练,因为在自主招生和保送方面,特长和杯赛仍有作用。王爸爸告诉记者,他和女儿一起备战了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复旦大学发布的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中写明“针对望道计划、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奖生三种项目开展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特长或者杯赛成绩是大学自主招生报名的准入门槛,女儿在升学中也成为特长与杯赛的受益者。
广州越秀区某中学年级组长杨老师分析,国内大学招生有正常高考录取、高考加分、自主招生、保送等多种途径,目前教育部的政策只是禁止了“高考加分”这一种途径而已。但这不意味着教育部禁止学生杯赛特长的培养,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在全国比赛甚至国际比赛中获奖,教育部同样尊重认可这些人的能力和兴趣,也给予大学优先选拔他们的权利,即自主招生和保送,因此杯赛特长的学习并不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杨老师认为,即便特长和杯赛高考加分行不通,孩子确实有杯赛特长的家长仍然会投入竞赛培训。因为在省级比赛中获得成绩虽不能加分,但在优质大学资源的争夺战中仍是加分筹码,比如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对于申请者有明确的竞赛成绩要求。竞赛的成绩含金量高,难度也随之增高,对竞赛培训的师资力量、系统性要求也变高。从这个角度看,禁赛和限赛对特长和配送培训的抑制力度有限,反而可能会催生难度级别更高的杯赛培训,生源竞争更加激烈、竞赛形式更加严峻。
海外名校申请也重视杯赛特长
专注留学咨询的陈云老师表示,国内疯狂竞赛为升学,国外也一样。随着教育部新政的落实,当国内升学招生中竞赛比拼逐渐回归理性时,海外名校申请难度增加,不少中国学生开始注重通过国际竞赛成绩提亮文书。
以美国大学申请为例,奥林匹克国际比赛、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美国数学竞赛(AMC)和丘成桐各科竞赛等更被看重。当国内对奥林匹克竞赛与培训喊停,越来越多国内中学生转而参加AMC、AIME等竞赛,甚至江苏省的一些国际学校,因为本校参赛人数较多,还申请成为AMC的国内考点。
陈云指出,只要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认可特长或杯赛,求学心切的家长和学生就会排除万难培训并参赛。
(据《新快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0日电(记者刘邓)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化龙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透露,中国轨道交通未来三到五年将实现智慧列车、可变轨距高铁、六百公里时速磁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