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足球新闻 篮球新闻 乒乓球新闻 羽毛球新闻 排球新闻
地方网 > 体育 > 体育新闻 > 正文

张艺谋执导《对话·寓言 2047》:拒绝晚会形式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3-05 18:10   https://www.yybnet.net/

刚刚落幕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执导的《北京8分钟》再一次让全世界观众为中国沸腾。

没有红灯笼、琵琶这些传统物件的铺陈,放弃了人海战术,不再用熟悉的京剧做背景音乐,张艺谋转而玩起了高科技,一块块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的“冰屏”与轮滑运动员配合默契,描绘出一幅幅新中国的图景。

结束冬奥之旅,张艺谋步履匆匆,来到了上海大剧院。3月4日,由张艺谋执导的全新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在这里上演。

张艺谋透露,《北京8分钟》最初的创意是24位轮滑运动员,所有的科技元素都是锦上添花,科技的背后依然是人,正是工作人员的严谨、操控,才带来了人工智能的惊艳效果。《对话·寓言2047》与《北京8分钟》虽然有所区别,然而本质上是一样的。

长调、呼麦与云纱,古琴与激光,碗碗腔与全息投影,机械臂与提线木偶……这场历经3年时间打磨、由7个国家的20支团队携手打造的观念之作,用现代手法,完成了一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和国际科技团队的碰撞。

主创团队可谓中西交融。笙演奏家吴彤,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古琴演奏家巫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内蒙古长调表演者其布日、贵州织机表演者吴书香,陕西碗碗腔、泉州木偶剧、复州鼓乐班……作为中方团队,他们都在台上有让人惊艳的表现。

西方团队则贡献了先锋和科技的力量。来自德国的激光团队、来自英国的创意舞团队、来自瑞士的无人机团队……联手打造出炫目的舞台效果。

“我就是要把最古老的和最现代的放在一起,最民间的和最先锋的互相对话,哪怕是各演各的,能并存都是好的。”张艺谋说。

《对话·寓言2047》上海站结束后,将前往杭州、广州等地陆续上演。巡演结束后第二季将于同时启动。

张艺谋透露,第二季会延续第一季的结构,但演出内容完全不同,预计今年6月开演。

《对话·寓言 2047》和《北京8分钟》本质上是一样的

记者:这台观念演出取名《对话·寓言 2047》,据说和王家卫导演有关?

张艺谋:当时是开了一个玩笑。刚把节目呈现出来时,我们说叫什么呢?没想好,我觉得我们是在探讨未来的一种思考空间,就开玩笑说王家卫不是有《2046》吗?我们就《2047》吧,去年是2017年,整整30年。本来是开玩笑,就这么叫下来了。叫未来某个年代的名字,很多电影、电视剧、演出都是这样的,也是一种方向吧,大家看一种未来的感觉而已。

我觉得名字本身倒不重要,反倒是“对话·寓言”有意思。

首先是传统的艺术、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和现代科技的对话,它们风马牛不相及,同台演出,同腔同调,很有趣。两个东西形成对话感,对话有思辨的空间,给你一个感觉,这个是我们人类未来面临的问题。人类有上万年的传统了,我们对人工科技、人工智能,对许多未知领域都在探索,我们希望跟它有对话,希望跟它共荣,希望跟它和谐,但我们也不知道它们会把我们带到哪儿去。

就像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一样,科技也是“双刃剑”,最后就是一个线头,线头松动了就完了。演出现场有24块冰屏,不断地在运动,如果有一块卡住了,互相一撞就演砸了,这是很让你揪心的,但我们非常完整地呈现出来了。科技的背后其实是人在大量的工作,人工智能的背后还是人,人的因素第一,人的创作第一,人的控制也是,所以方方面面来讲,科技背后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凸显了人的思考和人的精神。

记者:提到导演不少人会有“大红大绿、人海战术”的印象,《北京8分钟》则刷新了人们的固有印象,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艺谋:“大红大绿、人海战术”是媒体给我扣上的,一说就是我。人海战术不是我发明的,自从有了人类,人类聚集在一起,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一个磁场展现自己的精神,这是人类本身千年的传统,人海战术就是这样自然产生的。大红大绿、大黑大白也是一种表演形式,一定是根据不同的内容设定的,不需要有特别的标签,你不会永远是一个样子,创作就是这样。

活到老学到老,我很喜欢原创的东西,喜欢《对话·寓言 2047》这样的创作方式,喜欢跟国内外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合作,他们总有很新鲜的感觉,会激发你的灵感,让你保持不老的心。创作就是这样的,不要有标签,不管别人怎么说。

记者:在你看来,《对话·寓言 2047》和《北京8分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张艺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室内、一个室外。

广场艺术会受天气的影响,方方面面。《2047》是舞艺术,舞台艺术时间很长的,从戏曲、歌剧转过来,舞台艺术是根,就像现在演员学表演,舞台表演是一个基础,好的演员演舞台剧都是高手。

舞台在人类历史上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跟人的生活有关联的现象。我们搞一个台子,过去叫“草台班子”,随便上去两个人咿咿呀呀唱,唱念坐打,就是表演,甚至不化妆。站到这儿就是表演,人就有另外一个感觉,所以人类看自己的表演永远是津津有味的。

《北京8分钟》和《对话·寓言 2047》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北京8分钟》用了高科技的手段,但我非常关注24个轮滑运动员,因为我们是用冰雪运动演出的。24个演员在冰上勾勒出线条,展示中国的文化元素、中国龙、中国结、中国凤凰。虽然智能机器人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影像,但是人的滑行构成了表现形式的主体,这是最重要的,还是表现了冬季运动会的人,他的活力和精神,他对未来的展望,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建设成就,都是通过演员的表现传递出来的。如果只是机器演出,上去一个机器,人操作就可以了,就逊色很多了。

记者:《对话·寓言 2047》和《北京8分钟》都体现了科技对人生活的影响,科技对你个人生活有什么影响?《对话·寓言 2047》目前在豆瓣评分8.2,比较高,你平时会关注自己电影的评分吗?

张艺谋:生活离不开科技。我跟大家一样的,没什么特别之处,再加上我们平常拍电影总是接触科技,比如刚刚拍完的《影》使用的是8K电影技术,是最新技术。除了工作,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现在大家手里都是智能手机,只是我自己不太习惯,我没有微信,不会打字,还是非常老派的,接电话,发短信,但也在用。未来我们会步入一个影像时代,科技功能更大,会影响我们方方面面。

比如做《北京8分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每次彩排完,机器人全部回到出发位置,整整齐齐再次重来,老外们特别高兴,觉得很有意思,他们非常感叹中国科技的水平,很多人还跟我打听机器人公司的名字。

对于豆瓣评分,我很高兴上了8分,通常都是踩我的(笑),我不知道他们还会评这个。

让老外听中国音乐自己去发挥,编出来的东西会不一样

记者:《对话·寓言 2047》里每一幕你都看过很多遍了,哪一幕让你至今仍然很感动?

张艺谋:一开始吧(《长调 呼麦·云纱》),一个老奶奶吟唱着长调搓麻绳,让你感觉回到人类久远的时代,农耕社会。我很喜欢这种黑色的空间,什么也没有,就一束光,一个老奶奶搓麻绳,轻轻吟唱长调,特别让我有触动。

最后一个作品(《织机·精灵》)的最后几秒钟也是很震撼的,无数的球落暴雨般落下。这部作品是讲球的编程和矩阵,代表科技和人的关系,从一开始的和谐到最后的思考,球落下来完全是猝不及防的,这个画面很特别。一头一尾这两个画面构成了《2047》的两端。

记者:从始至终我们看到了人和科技的互动、关联,但总感觉人对科技有某种恐惧,这出戏名字里有“寓言”二字,是否有深意传达给大家?

张艺谋:不是恐惧,是反思。我举一个例子,《小戏·掌间》这一段混搭了京剧《三岔口》和iPad表演,传统的《三岔口》是想看见对方但看不见,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节目。iPad上来的时候,我们表达的是现代人像“低头族”一样,能看见对方而不看,大家用影像把自己遮挡住,不沟通,完全是一个人,很像“佛系青年”吧。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对沟通有了一种不同认知,iPad表演特别典型地突出了想看还是不想看,想交流还是不交流。

记者:《唢呐·泼色》一幕也让人印象很深,玻璃框上面坐着唢呐演员,玻璃框里是舞蹈演员,你能感觉到上下情感有一种反差,传统和现代,中方与西方。

张艺谋:我很喜欢这个编排。今天老乡们太隆重了,第一次来上海很激动都换新衣服了,我跟制片人说明天赶紧换回旧衣服、旧帽子,那才有田间地头的感觉,裤头挽起来很自然。

舞台上方是田间地头的老乡们自娱自乐,底下又是现代舞蹈编排,很有趣。舞蹈编排我没有给任何定义,我只说你们(外国团队)听音乐自己编,看你们的感觉,我希望是人和科技的对话。他们自己编成这样了,我也很诧异,很欢快的曲子,他们编得很抵抗、很挣扎,最后泼油漆也算是一种呼唤,就像我呼唤蓝天一样,是一种融汇和呼唤。

这个节目没有很具体的指向,就是两边(中西文化)的陈列、编排,两边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理解。现代舞蹈,不管是独舞还是群舞,中国人能跳,中国舞团也能跳,我们为什么找老外呢?因为让他们听中国音乐自己去发挥,编出来的东西会不一样,中国人听着音乐就顺着音乐的调性走了,就有先入为主的东西,不是舞跳的好坏问题,就是两种文化的理解吧。

记者:这种对接(中国文化和西方科技)你们是怎么选择的,我们知道《对话·寓言 2047》汇集了7个国家的20个团队。

张艺谋:这个要仔细选的,我和我的团队先是网上搜索,提前一年就开始搜索所有现代科技的表演,搜出来之后排队,然后看看哪些可以拿来做表演,把这些工程、科技的东西先码在这儿,你可能码了15个,先跟对方联络,有没有兴趣参加舞台表演,费用怎么样,还有预算,能不能来,档期怎么样,剩下七八个。

我们同步展开的是搜集非遗等原始文化表演,中国在这方面是一个海洋了。两边都找齐了以后,时间、档期、人员都差不多了,我们把作曲叫过来讨论编曲,也不想让他们编太多,更多是原生态的东西。把音乐都定下来了,大家再想搭什么。有两种搭配,一种是和谐的、优美的、统一的,还有一种是有一定对立关系,能产生思考的。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当它们呈现在舞台,有很多瞬间超出了我的预期。

记者:现在中国传统文化都在讲创新,你觉得加入高科技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吗?

张艺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是需要的,它要与时俱进,但首要的还是要保持、保护好传统,我们很多传统都没有传人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慢慢都会失传了,它是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不是你想变就变的,有时候我们创作会发现传统文化变不了,你好像觉得这样就时髦了,那样就网络了,这么变那么变,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变不了的。

比如京剧,我做过很多表演都有京剧元素,春晚也都有京剧元素,你觉得能变吗?服装再华丽,灯光再好,阵势再大,变多了就不像京剧了,你觉得不地道。很多东西就是这样的,首先是保护和传承。你个人的能力很有限,你说在一个节目中就把几千年的传统变了?其实是没有变的,只是用了一些适合人审美口味的包装,符合时代的节奏就可以了。

记者:《对话·寓言 2047》使用了大量高科技,会不会喧宾夺主呢? 

张艺谋:我觉得不会,看你喜欢什么部分,你喜欢看科技的东西,觉得很新鲜,或者你喜欢古老的东西,比如我喜欢碗碗腔,那是我们陕西人唱的,每一个声腔我都觉得很有意思,《秋菊打官司》里也用了碗碗腔。就看你喜欢看什么,本来它们放在这里就是混搭,所谓混搭,就是你喜欢什么元素就什么元素,不要求你都喜欢。

怎么高怎么冷怎么来,拒绝“节目化”

记者:《对话·寓言 2047》给人的感觉是高级(高冷),用人和科技的对话、过去和未来的对话来展现高级,这是你个人的想法还是命题作文?

张艺谋:高级在人的心里面,不在于表现形态。这个方式是我自己选择的,主办方没有给我任何限制,就给了一个预算,完全是我自己选择的。

所谓的“高冷”,其实你能有多高、能有多冷?我当时主要是针对创作团队提出来的,中国是“晚会”大国,我们从小就看晚会长大的,中国一年的晚会可能是全世界十年的总和。我们成千上万的创作人员或多或少都是在晚会中成长起来,尤其是演出行业,在审美上容易被晚会牵着走,容易“节目化”。我当时是为了让团队清醒,就说怎么高怎么冷怎么来,拒绝商业,拒绝娱乐,用极端的方式让团队调整一下心态而已。

所谓“高冷”也是相对而言,像这样两个东西放在一块,大家不爱看就走了。我们原则上有一面是赏心悦目的,观赏性并不是庸俗的。现在很多电影也是,观点非常好,立场非常好,但是故事和结构缺少观赏性,你也看不动,看一会儿就困了。

比如今年奥斯卡热门电影《三块广告牌》,立场正确,故事紧凑,有很多反转意外,结构本身非常有戏剧性,我喜欢看这类电影,有观赏性,不闷。现在看大闷片的人很少,那才是真正的高冷,才不管你呢。

老话说“寓教于乐”,你再高冷的观点还是要让大家看下去,这是今天所有导演面临的主要问题。导演都有很多思想要表达,喋喋不休起来都是一堆废话,这种东西不好看,不能说你观点正确、思想深邃,我就说你好,你给我上课那不行,我得看,我得品味,我得进去。

今天任何的艺术形式,吸引观众是第一步。现在生活繁忙,年轻人都匆匆忙忙,要不然就是佛系,自己待着,不理你,你要吸引他,不管是进电影院还是进剧场,吸引力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还谈到剧院的经营,中国进剧场的观众和俄罗斯相比还是少,我们没这样的传统,创作人员也要有好的原创剧目,有强大的吸引力,观众人数才会改变。对今天忙碌的年轻一代来说,你不具备吸引力,什么想法都是白搭。

记者:两个问题,第一,整台演出想传递怎样一种情绪,我感觉科技发展对人类的自由感是有一些束缚和侵略的;第二,《碗碗腔·矩舍》里有两个现代舞舞者,那位男舞者到底是激光呈现还是真人?

张艺谋:第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和人的关系,大家一直讨论,但谁也回答不了,就像英剧《黑镜》都拍到第四季了,挺好看,我都追着看。我无法回答,我们只是表现出来某种对立、某种矛盾,表现出一种让你思考的状态就可以了,这是人类将来要面对的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能回答的。

第二个问题,《碗碗腔·矩舍》里用到了“假全息”。真正的全息还没有发明出来。我们现在经常看到水幕,把水打成雾状,再把影像投上去,影像还是很粗糙的。

“真全息”是空气成像原理,改变空气的粒子、分子,空气成为载体,影像是3D的。人类将来会发展到这一步。比如手机你不再需要荧光屏了,给你一个软件就可以了,你一按,任何地方都是手机,而且只对你开放频道,别人都看不见。多保密,就像量子通讯一样。这就是未来。

“假全息”还是有一个膜来反射,然后做真假、进出。它没那么神秘,关键在于编导。它可以乱真,一部分拍影像,一部分是真人表演,最大的表演魅力是多变少、真变假,多少、真假、进出来回切换,亦真亦幻。我们这个团队做得还不错。

《碗碗腔·矩舍》里的男演员是影像,女演员是半真半假,一部分影像,一部分是真人,有严格的技术调整,你几乎看不出来。“假全息”流行十几年了,我们在国内看得少,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距离非常大。

记者: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幕《织机·精灵》,如果说小球矩阵和独舞女子是空间关系,舞台右下角的织布老奶奶是时间关系吗?或者说两组关系是否指向了“对话和寓言”的主题?

张艺谋:织布机老奶奶是一个寓意,除了代表农耕社会的久远传统,它还有编织在内。我喜欢编织的工艺,你看那个小球矩阵,很多高科技表演都是矩阵式的,它用电脑编程,和织布机的编织简直就是一样的。电脑的编程很复杂,但它也是一根线一根线捋,一个一个输进去,一个一个编,所以也是一种编织。这两种编织的动作完全不同,我很喜欢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感觉。

编织在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词,我们说编织人生、编织未来、编织整个世界,梭子一成不变地哐当哐当,何尝不是人类命运的编织?我很喜欢这一幕呈现的寓意。

新闻推荐

“北京8分钟”幕后科技揭秘:石墨烯智能发热服演绎传奇

2月25日晚,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闭幕式上,文艺演出“北京8分钟”惊艳了全世界,其中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如世界上最大却又最轻的熊猫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艺谋执导《对话·寓言 2047》:拒绝晚会形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