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奥会落下大幕,时间已经实实在在走入北京冬奥周期,平昌的经验对于北京是不是一个借鉴呢?
身在平昌的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部长常宇接受采访时强调要学习平昌奥运的节俭精神。事实上,在筹备北京冬奥会之初,后奥运时期也就是赛后的利用被当作了一个关键点。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透露了循环场馆的概念,举例来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为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后,将可以重复利用,拆除后可接着游泳,重新搭建又能作为冰壶场地;而五棵松体育馆则可以在6个小时内进行篮球场地和冰球场地的转换……
与此同时,为北京冬奥会新建的场馆也已考虑到赛后利用,大道速滑馆将提供超过1万平方米冰面,一年四季向社会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此前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其中有65%来源于社会投资,其中包括三个奥运村全都是社会投资。
这些规划核心意味着本着节俭为本的北京奥运不会面临财政上的压力。
而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在备受关注的市场开发方面则表示不以盈利为目的,尽管如此,他也透露距离2022年还有四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获得了在申办时承诺的此阶段市场营销收入两倍的收益。
一切迹象显示,关于北京冬奥,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民众都保持着极高的热情,而中国具备强大的市场消化能力。
北京与平昌、中国与韩国,在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全球影响力、发展态势以及其他方方面面都有不同。
相比于韩国希望通过举办一届平昌冬奥提振地区和全国经济,中国在2014年就出台了46号文件,强调了体育产业和消费的发展契机,至2015年申办北京冬奥成功,更是给产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方面,源于中国广大的市场和消费力,在品牌赞助和票房上,北京冬奥完全有理由超越平昌。
此外,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并且已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在接待能力和交通服务上完全胜任冬季奥运会的需求,对于海外观众和游客的吸引力非平昌可比。
即便是分赛区延庆,距离北京也不过80公里,交通便利。除了那些看得见的收入,北京冬奥涉及的冰雪运动带动的其他关联产业收入更加可观。
有数据估算,这个数字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
这并非空穴来风,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的雪场总数有458家,滑雪人次突破1000万人次,从201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的滑雪人口和滑雪人次依然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预测,在2021-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3.4亿人次,收入达6700亿元,冰雪旅游将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2.88万亿元。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施雨岑)教育部27日发布与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冬奥组委共同制订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明确全国中小学要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