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清水新闻 > 正文

甘肃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绽放异彩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09-1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吕霞

今年5月,甘肃旅游形象宣传片出现在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最醒目的户外广告大屏幕上,这是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的甘肃再一次走向世界。

此前,由甘肃敦煌艺术剧院打造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已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800多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范”。

近年来,甘肃省推出的“丝路”“敦煌”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搅热了国外舞台,带去了陇原儿女的问候,拓宽了甘肃省走向世界、世界了解甘肃的渠道,搭建起了彼此间交流合作的平台。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地,即将举办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更会让甘肃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经典文化掀起“甘肃热浪”

2013年1月,甘肃申报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忽如一夜春风来,陇原大地沉睡的文化资源开始被悉数唤醒,古丝绸之路甘肃段重新焕发生机。

之后,文化成了甘肃对外交流使用最频繁的词汇,文化也成为中外宾客到甘肃最感兴趣的话题。

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从上世纪70年代末首创至今,32年常演不衰,足迹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800多场。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的大型舞剧《大梦敦煌》,12年来在全国32个城市与欧美多个国家演出960多场。同样,大型乐舞《敦煌古乐》《敦煌韵》,杂技剧《敦煌神女》,大型民族交响乐《敦煌音画》,京剧版《丝路花雨》等经典剧目在全国、全世界轮番演出,成为敦煌文化、甘肃文化乃至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

自2008年起,甘肃省博物馆精选甘肃省文物精品先后赴广州、江西、吉林、扬州等地举办《大漠神韵——甘肃雕刻艺术展》《甘肃佛教艺术展》《史前文明——甘肃彩陶艺术展》等主题展览,无论木刻石雕、佛教文物还是甘肃彩陶,均无声地“讲述”着甘肃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所到之处,掀起阵阵“甘肃热浪”。2015年拍摄的《河西走廊》在央视热播。此前,反映陇西打造“西部药都”的《千年药乡》,解读西和乞巧节历史文化的《寻找失落的女儿节》,展现秦州明清建筑文化和历史变迁的《秦州大宅门》以及以礼县秦公大墓为主题揭秘秦早期文明的《寻秦》等十多部纪录片先后在央视《探索·发现》播出,更多的甘肃文化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对外演出演绎甘肃经典文化、文物展览讲述甘肃厚重历史、纪录片立体呈现甘肃特色资源……舞剧、展览、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各放异彩,奏响了甘肃文化“走出去”的时代强音。从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到先秦故里,从大地湾史前文明到数万枚汉晋简牍,从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到上千公里汉明长城,甘肃文化的历史悠久性、类型多样性和多民族融合性,不断得到认可。

文化交流合作风生水起

7月13日晚,“秦汉热土”汉中天水两市系列交流活动之一的文艺演出在清水县轩辕大剧院精彩上演。陕西省汉中市、甘肃省天水市虽隶属两省,却汉水贯穿,文脉相连,文艺演出囊括了歌舞、综艺、戏剧、杂耍等各种类型,充分体现了两市群众文化的多样化、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只是甘肃文化对外交流的一页。甘肃的对外文化文流以敦煌艺术舞剧和敦煌艺术展览为起点和重点,逐年向多种领域、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项目扩展。

“十二五”期间,甘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共计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达70.65%;签约合同金额达 5893.43亿元,到位资金 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21.64%。截至2015年底,全省在建项目共计772个,投资43亿元的旱码头项目和《又见敦煌》项目、投资30亿元的敦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投资31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丝绸之路西部国际文商旅综合生态产业区项目,以及兰州海德堡极地海洋世界、敦煌龙行天下、瓜州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张芝文化一条街……无一不绽放着各自的光彩。

5年间,甘肃已先后引进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和项目,如浙江长城影视集团在兰州新区投资30多亿元的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在武威投资35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和在白银投资80亿元的黄河石林景区项目,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在临夏投资30亿元的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上海保奇影视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水投资40亿元的羲皇谷文化产业园区等。

由于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的长度,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甘肃文化遗产与海外进行交流合作,具有特殊意义。2015年,56件流失海外多年的大堡子山遗址出土金饰片分两批回归。经过十年努力的这一“结果”,是中国依据有关国际公约,通过政府间谈判成功追索非法流失境外文物的首个成功案例。2016年,甘肃筹备了一系列“内外兼修”的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展示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纪念莫高窟营建1650周年系列展览及学术活动;引进一批国内外文物展览等。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甘肃各地的珍贵文化遗产将继续“走出去”,包括赴美国的《敦煌艺术展》、《秦汉文明展》、《从王国到王朝展》和赴日本的《唐代陶俑展》,以及赴台湾的《秦文化展》等。“十三五”时期,甘肃还将建设国际知名的敦煌学、简牍学、长城学等国际显学的研究基地和中心。文化交流将更加彰显活力。

“文化+”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文化+”既是大势所趋,更能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只有打破传统的演出、广播、影视、出版等固有概念及其领域和板块,以“文化+”的思维,进入“文化+”全链接的大文化产业视野,才能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由此,甘肃不断地推陈出新。

——文化与旅游融合。全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使文化在融合中更有活力,旅游在融合中更具魅力。近年来,甘肃旅游越来越火,丝路文明再放异彩。2015年,共实现旅游收入975亿元,比2010年的237亿元足足翻了两番。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规划文化旅游融合类项目714个,计划总投资1813.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36.61亿元,可谓后劲充足。

——文化与农业融合。全省依托覆盖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乡镇发行网点,利用丰富的农村民间民俗工艺和劳动力资源建设文化集市,探索形成“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使甘肃省民间民俗工艺品真正成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丰富农村产业门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化与金融合作。先是组建了甘肃银行文化支行、甘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不断加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其后金融企业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断加大,到2015年,全省金融企业支持文化产业各类资金达4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亿元,同比增长28%。而甘肃省共规划文化金融合作类项目达118个,计划投资120.0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5.3亿元。

——文化与科技融合。无论是集“编、印、发”于一体的国有文化企业“甘肃飞天”与致力于新型碳纤维复合发热的民营科技企业“上海热丽”的意外“联姻”,还是有计划地投入巨资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用领先全球的科技技术再现无与伦比的敦煌文化;无论是兰州市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还是省广电网络公司全面上线阿里云平台,这些方兴未艾的文化科技融合项目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喜人成效。

与此同时,文化与商贸、体育、餐饮等诸多产业也不断碰撞出耀眼火花,催生了岐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体验区、智慧旅游云联网互联网平台等一批融合度高、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新兴文化业态,在陇原大地劲吹融合之风,热播融合之雨,盛开融合之花,广结融合之果。

今天,敦煌又成为一张特殊的文化请柬。至18日,即将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已确定有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和19个国际友好城市的95个代表团报名参会。届时将有8500余件海内外文化精品,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闪亮登场。这些文化精品涉及全球60余个国家和国内18个省区市,将直观呈现世界文明的交汇交融,生动诠释中西文化的互学互鉴。

新闻推荐

清水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512万元

本报清水讯去年以来,清水县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2014年,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512.24万元。去年,该县劳动执法检查组不定期深入县域各用工企业,对其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

清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甘肃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绽放异彩)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