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清水新闻 > 正文

天水秦腔的喜与忧

来源:天水日报 2014-11-02 08:25   https://www.yybnet.net/

吴凯飞

8月31日,天水市新编秦腔历史剧《大秦文公》、秦腔歌舞传奇剧《轩辕大帝》以及《精品折子戏》三档优秀秦腔剧目亮相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最终《大秦文公》摘得本届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

这是天水市继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后又一次在秦腔舞台上大放光彩,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天水秦腔文化的厚重及其独特魅力。

一面是屡获大奖的天水秦腔专业院团在秦腔艺术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面是它和我国其他剧种一样逐渐失去了承载其繁衍生息的文化土壤。那么,陷入这一困境的天水秦腔将何去何从?

天水秦腔的前世今生

秦腔起自秦、陇一带,“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在甘肃南部和陕西广为流行。随着历史进程、朝代更替,秦腔或兴或衰,跌宕发展,成为主要流行于陕、甘、宁、青、新的地方剧种。光绪二十三年,西府秦腔名艺人李炳南(艺名金娃)携众来到秦州,后与当地“魁盛班”合为一体,更名为“西秦鸿盛社”,历经三代传人,于1954年解体。“西秦鸿盛社”在秦腔的普及和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典代表剧目有《走雪》、《杀驿》、《一捧雪》等。剧社在演出中完善自身的同时不断吸收外地剧种和秦腔流派及地方小曲的营养,在唱腔、演技、脸谱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鲜明的西秦腔风格,在当时对当地及周边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初期至“文革”前,随着本地秦腔剧团的兴旺和外来剧团的加盟,以及艺术学校的创办,天水地区的秦腔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广大农村有能力请秦腔剧团来村里演出,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热爱秦腔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秦腔演出曾有过一段空前繁荣时期。1985年天水撤地建市,辖五县两区,原有市、县级秦剧团7个,其中市级1家,县、区级6家(仅秦州区无剧团),有专业演员约300人。另外还有大批民间秦剧团以及按照演出需要临时组建的“草台班”。2012年,全市文艺院团改革,天水市张家川县秦剧团撤销,其他6家秦剧团均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目前比较稳定的从业人员250人左右。

天水建市以来,极为重视秦腔艺术的发展,创排的现代秦剧《万家春》被改编为电影上映,新编历史秦剧《杜鹃花》等多次巡演获奖。进入新世纪后,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创排了大型秦腔现代戏《山里红》,大型秦腔历史剧《麦积圣歌》、《睢阳魂》、《水洛城》,原创历史剧《大秦文公》等优秀剧目。其中《山里红》荣获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麦积圣歌》荣获第十四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大秦文公》在今年第七届西北五省秦腔艺术节上获“优秀剧目奖”。

近年来,在积极开展群众性秦腔演出活动,为秦腔爱好者创建活动平台,普及秦腔艺术方面天水相关部门也做了积极探索,如天水市文化馆连续多年举办秦腔票友大赛,深受广大秦腔爱好者欢迎,参与度亦逐年提高;2011年,天水西秦腔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市政府新组建了西秦腔研究院。这些努力对天水秦腔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对秦腔特别是天水西秦腔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因素使天水秦腔发展遭遇瓶颈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兴媒体艺术形式的冲击,加之大量农民涌进城市,很多农村成为“空巢村”,秦腔面临老观众减少、热爱秦腔的新生力量薄弱、缺乏优秀传人的困局。

经济基础薄弱,艺术市场急需培养。天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天水市五县两区中除秦州区外,武山县、清水县、甘谷县、张家川县、秦安县、麦积区均属贫困县(区)。秦腔的演出市场在农村,受众在农村,但农村大部分群众收入不高,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文化娱乐,仅有少数群众愿意掏钱买票观看剧目。同时,在文化艺术特别是娱乐性消费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政府掏钱、群众享受的思维定势,个人付费消费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文化娱乐市场需要培养,消费观念更需要培养,而这些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剧团特别是县区剧团经费捉襟见肘,演出设施设备简陋陈旧,甚至演员的行头都无力添置,不可能经常性地进行无偿演出。

在目前的演出市场上,秦腔演出可能是“戏价”最低的艺术形式。秦腔的演出市场主要为农村庙会,观众也以农民为主。据了解,市级秦剧团每场演出毛收入在5000——8000元,但演出场次较少。县级剧团每场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一些民间剧团尽管也不乏退休的名角加盟,但“戏价”更低。为了生计,县级剧团及各类民间剧团只好千方百计增加演出场次来提高收入。据统计,每年全市秦腔剧团演出场次在2000场以上,有的县剧团每年演出400多场,疲于奔命,根本顾不上创排优秀剧目。市级秦剧团如果没有政府资金支持,要靠自己的收入投排新剧目非常困难,特别是要创排能够在各种艺术节上参赛的剧目,靠自己的资金投入根本没有可能。

市上新组建的西秦腔研究院机构还未健全,尚未有实质性的研究规划和保护措施,没有确定省、市级传承人,开展挖掘、研究、保护还存在很大困难。

年轻观众越来越少,发展土壤越来越“贫瘠”,近年来众多“空巢村”的出现,使得滋养培育了秦腔的这片土地上缺少了年轻的新鲜血液。纵观天水市目前众多的秦腔自乐班,几乎都由中老年爱好者组成,很少有青年人参加。缺少群众基础、缺少青少年参与的秦腔,存在断代的忧患,又如何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呢?

剧团的兴旺,要靠名角和精品剧目的有力支撑。但是,剧团效益不高,演员收入微薄,队伍不稳定,从根本上制约了名角的培养和剧目的创排提高。另外,部分秦腔从业人员受大气候的影响,表现浮躁、追求功利、怕吃苦,热衷参赛评奖,学习只是灌灌“耳音”,这也使得秦腔演艺人才辉煌不再,很难再现当年谢鸿民、米新洪、赵新启、温警学、邹莲蕊、段艺兵等名角成批出现的局面。

尽管天水市近几年创作出了许多诸如《山里红》、《麦积圣歌》、《睢阳魂》、《轩辕大帝》等一批优秀作品,演出获得好评。但这些作品因在舞台上较多地使用了现代舞美、灯光等高新技术表现手法,在农村的普通戏台上无法展现,限制了普及性演出。而且,这些剧目中现代化的作曲与群众熟悉的传统秦腔距离较大,一些基层群众接受度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作品缺乏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乡土气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深刻,创作不接地气,与生存土壤脱节。这些都使传统的秦腔渐行渐远,亦不利于传统秦腔特别是西秦腔的传承与保护。

期待天水秦腔重现活力

如何既使天水秦腔立足于市场,产生好的效益,又能保持秦腔的传统特色风味,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已是摆在秦腔创排演出者和传承保护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天水秦腔应传承保护与开拓市场两条腿走路,在探索开拓演出市场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古老剧种的保护。

制订传承保护计划,争取政府支持,落实目标任务。天水秦腔的保护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要求西秦腔研究院等承担传承保护任务的机构尽快争取政府支持立项,制订系统全面的保护传承计划,确立近、中、远期保护目标,划定分步实施的阶段任务,趁目前尚有部分秦腔老艺人还健在,进行录音录像以及文字记录等抢救性挖掘整理保护措施。在保护工作中,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实实在在落到实处。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777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就有304名。传承人在传统戏剧保护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天水市西秦腔还没有确定一位市级以上传承人,所以,确立传承人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下一步应通过政府选择和民间推荐的方式准确选择传承人,争取较多的传承人名额,给传承人一定的资金补助和社会地位,调动其积极性,让其有更大的激情和更多精力投入到天水秦腔的传承与保护当中。

继续努力创作,排演出高质量的秦腔作品。一个剧种之所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因为有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为载体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秦腔要再次焕发活力就必须有目的地吸收其他剧种优点,深度融合适合秦腔艺术的现代元素,挖掘秦腔潜力,创作出大量生活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培养秦腔发展“土壤”,重视秦腔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剧团面向基层,千方百计开拓演出市场,增加演出场次,提高秦腔影响,扩大秦腔受众。同时,政府文化部门也应重视民间秦腔剧团的发展。对演出较多、影响较大的给予鼓励支持,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政府还可以组织部分剧团进行一定范围的汇演。专业院团应在调演、汇演中发现人才,特别是青少年人才,制定演艺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以便让更多的人才进入秦腔演艺队伍。民间演艺人才也应纳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管理,可以评定技术职称。鼓励生、旦、净、丑等各个行当及各个艺术流派师带徒的传统做法,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演员和爱好者进行传授,特别要鼓励优秀演员将各自绝技和秦腔表演技艺精髓传授给年轻一代。引导专业协会、民间团体、文化公司、广大爱好者积极参与秦腔的演出及人才培养,重新培养秦腔发展的土壤,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秦腔普及提供平台。利用甘肃省正在进行的“乡村舞台”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培养秦腔演艺人才,扩大票友队伍,购置设施设备,为秦腔的普及性演出提供平台。同时,各县区、乡镇加大投入,改造改建剧院,为一些“高、大、新”的秦腔剧目提供演出条件,让广大农村观众也能享受秦腔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后记:天水秦腔的传承、保护已迫在眉睫,发展也急需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抱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在政府主导下,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让这个古老的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发扬光大,重现辉煌。

(参考文献:1、《天水戏曲志》——天水市文化局编

2、《秦、秦州、西秦腔》——苏定武、吴治中)

本报记者成雄摄

天水秦腔源于古秦地的秦声秦韵,形成于元、明时期,兴起于清代,繁盛于现、当代,特别是解放以后。在其发展成熟过程中,不断吸收西部各地秦腔流派及各地地方曲种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使其艺术形式越发完善,形成了具有明显西北古朴粗犷的特色和苍劲雄厚的表演风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秦腔的发展逐渐式微,步入低迷,保护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遭遇瓶颈。但是痴爱秦腔的天水人仍不断探索和努力,试图重焕秦腔艺术的辉煌。

新闻推荐

“空巢”老人:乡村留守主力

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分布在农村各个角落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人们称他们为“空巢老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个个年轻人告别山村到城里去“淘金”。在他们身后,留下了...

清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清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水秦腔的喜与忧)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