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贴金彩绘乐伎俑
唐 鎏金十一面观音铜造像
东汉 金掐丝焊珠蟠螭纹带扣
唐 舞马陶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闵媛
12月3日,天水市博物馆举办恢复建馆40周年成果展。40年光阴似箭,40年沧海桑田,40年万象更新。天水市博物馆已形成了集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庙、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北宅子)于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单位。天水市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守望者,在传承中创新,让博物馆更好地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早期秦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佛教石窟艺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文化和民俗文化,曾经在这里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想要读懂天水,从博物馆开始。这里让城市的历史变得更加真实。天水市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38989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88件。馆藏藏品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古旧书画、古籍善本、古钱币、现代书画、杂项、民俗类及伏羲文化类等,时间跨度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及现当代。这些文物将天水的地域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里。博物馆利用近千件精美的藏品,300余件辅助展品,通过富有特色的陈列展览形式,展示天水地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丰富的历史遗存,使天水市博物馆成为传播天水历史文化的窗口。
天水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共设一个序厅和六个专题展览,分别为:“走进天水——天水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序厅”“文化天水——天水通史陈列”“甄陶天工——馆藏彩陶陈列”“吉金华光——馆藏青铜器陈列”“范金琢玉——馆藏耀州窑瓷器陈列”“楮墨流彩——天水市博物馆藏邵力子先生捐赠拓片展”“天堂里的歌——隋唐贴金彩绘围屏石榻特展”等。
序厅是基本陈列的开篇,以“走进天水”为主题,以浮雕墙的形式展示了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早期秦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和佛教石窟艺术五大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序厅入口正中设立横卧式斜面前言,介绍天水的历史文化和展厅的基本内容。序厅以第一排柱子为界分前后两部分进行展现。前半部分北面重点反映伏羲文化,南面表现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后门两柱间浮雕伏羲女娲交尾图,南北两墙用浮雕的形式分别塑造了大地湾文化、早期秦文化、三国文化、佛教石窟艺术文化和民俗文化。南边通道展示秦安大地湾遗址、甘谷毛家坪遗址、武山傅家门遗址、天水西山坪遗址、天水师赵村遗址、马家塬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分布情况。北边通道展现了天水主要的文物景点。
“甄陶天工”馆藏彩陶陈列是专题陈列之一,主要展示了甘肃及天水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以馆藏彩陶为主进行陈列,从大地湾一期文化开始,历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到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马厂类型等,展出了遗留下的丰富灿烂的彩陶艺术珍品。
“吉金华光”馆藏青铜器专题陈列主要介绍天水出土的青铜器。这些文物类型多样、纹饰精美,不仅反映了天水地区古代社会礼制、战争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状况,还是研究天水地域文化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珍贵资料。
“范金琢玉”耀州窑瓷器专题陈列展出了部分馆藏耀州窑瓷器,瓷质莹润,制作精湛,基本上反映了宋金时期青瓷烧造的艺术成就。
“楮墨流彩”馆藏邵力子先生捐赠拓片展主要展出的是:1937年,邵力子先生在冯国瑞先生的力荐下,将收藏的五万多件图书、碑帖资料捐赠天水。其中,碑帖拓片现收藏于天水市博物馆,内容主要包括交通、佛教、道教、名人墓志和部分著名碑刻等。此次展览拣选出部分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价值的拓片展出,以飨观众。
“为城市留存记忆,为文明传承守望,这是我们的初衷。”天水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告诉记者,天水市博物馆承担着天水地域内历史、民俗文物的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社会教育、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南北宅子)的保护维修、管理利用、旅游资源开发以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的保护传承等多项工作。
李宁民谈到,天水市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近些年,天水市博物馆积极开展伏羲庙保护维修,为打造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奠定基础;保护胡氏民居,筹建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创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之先河;保护传承伏羲祭祀礼仪,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诸多举措不仅让中华文化传承发扬,也让博物馆历久弥新。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前提,也是衡量一座博物馆实力的重要标志。本世纪初,天水市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修复工作,2008年,取得了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2011年,取得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2012年,正式成立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以青铜器、铁器、陶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为重点,同时也开展玉石器、木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以及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等。这期间,实施完成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隋贴金彩绘围屏式石榻等文物保护修复、定西市安定区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华池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项目10余项,修复文物多达百余件,完成了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彩画保护修复及宋代墓葬搬迁保护等工作。
秉承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不断创新。2018年始,天水市博物馆实施馆藏精品文物数字化保护、珍贵文物三维影像数据采集等文物保护项目。
“文物修复”留住了时光里的文明记忆、“科技+陈列展览”展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一路走来,这座博物馆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从理念、科技、手段等多方面谋求创新,激发新活力,焕发新生机。
天水市博物馆大事记
1958年,天水专区博物馆开始筹建,后被撤销,1979年复建。
1985年9月,天水撤地建市,天水地区博物馆更名为天水市博物馆。
1986年4月,天水市博物馆由城隍庙(天水市文化馆)迁至天水伏羲庙内,形成了“馆庙合一”的格局。
2004年5月12日,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天水市秦城区政府正式将南宅子移交天水市博物馆管理、保护维修并使用,随后天水市博物馆筹建天水民俗博物馆。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天水市博物馆申报的“太昊伏羲祭典”列入。
2006年7月2日,胡氏古民居(南宅子)保护维修一期工程完工,天水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9月26日,天水市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12月29日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对外免费开放单位。
2010年2月1日,根据国家旅游局文件,天水伏羲庙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0月,经天水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天水市博物馆成立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6年底,天水市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8月13日,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北宅子移交天水市博物馆管理。至此,天水市博物馆形成了集天水市博物馆、伏羲庙、天水民俗博物馆(南北宅子)、考古发掘职能于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单位。
新闻推荐
本报秦安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周兰)自深化增值税改革以来,秦安县税务局扎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
秦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秦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