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秦安新闻 > 正文

保护文化遗产 树立文化自信 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吴莎莎

来源:天水日报 2017-11-13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曾经水草丰茂的畜牧地,曾经硝烟弥漫的古战场,曾经诞生伏羲、女娲、轩辕的中华民族发源地,曾经生息着秦人十几代祖先和大唐李氏皇族的地方……龙城天水,脊上负着久远的渊源,厚重的历史。

当岁月给一座城刻下两千七百多圈年轮,这座城市所承载和传递的就不仅仅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丰厚的民俗传统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水百姓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辛勤的劳动中,创造出了武山旋鼓舞、甘谷脊兽、秦安小曲、天水雕漆、天水丝毯等灿烂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手工技艺,用劳动人民的智慧为古城天水添上了富有生命力的注脚。

①天水黑社火表演②武山道情演唱

③张家川小儿锦传承④秦安陶器制作技艺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天水又有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名录。至此,天水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省级50项、市级103项、县区级283项。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及时制定规划,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努力推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贡献。

发掘、培育和扶持传承人,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天水市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重点扶持,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高度重视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间民俗艺术后继有人。目前,天水市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11人。

今后,天水市将积极落实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工作,完成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任务。在组织开展陇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同时,继续做好非遗数据库建设。同时,加大对多种形式的非遗传习、交流、展示活动的支持力度,强化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传承保护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树立天水文化自信,推动天水文化大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秦安县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专项检查工作

本报讯【记者石言】为切实履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职责,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托幼机构正常教学秩序和在园幼儿健康,近日,秦安县卫计局综合监督执法所牵头,组织县教育体育局、...

秦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秦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保护文化遗产 树立文化自信 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吴莎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