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闫波
浓浓的乡音、朴素的衣着,从外表看他与身边的果农没有什么区别。20多年来,他奔走于秦安县各乡镇,足迹踏遍全县各个村庄的田间地头;他不厌其烦地为果农答疑解惑、指导修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被评为天水市优秀共产党员的秦安县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歹富江。
走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记者看到歹富江正在培训果农。“歹局长经常带领我们到田间地头,根据果树情况,毫无保留地进行技术培训,现在我们的老果树经过技术改造后,品相和产量都提高了,他真的是我们果农的贴心人!”西川镇折桥村果农蔡来中告诉记者。
“做好技术推广是我的本职工作。针对今年果品发展的局势来看,我们更应该做好技术推广,在果树的培育、修剪、销售等各个方面全力帮助果农,切实让果农增加收入。”歹富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指导果农对上世纪90年代栽培的红富士郁闭苹果园进行改造。刚开始果农认为改造对果树影响较大,几乎没人接受,他就深入农户家中,讲解技术和思想动员,在多次上门动员后,果农被他的诚心感动了,同意改造示范。等到果实采收后,果农才真正接受了这一新技术。通过多年的推广应运,当地红富士优质果率从45%提高到8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广大果农的高度评价。
为切实解决果农在果品生产方面的现实需求,歹富江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工作,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引导果农广泛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主要病虫害的危害,使病虫果率降低到5%以下,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率和复发率控制在3%以下,为果园管理新技术迅速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当地果农的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兰州10月31日电(记者张钦)在大山深处的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南七小学,每天都有老师骑着摩托从镇里赶来,为孩子们上音乐、美术、体育课。家住附近的学生家长陈芳霞说,自从孩子爱上美术后,性格也变...
秦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秦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