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陈中校
3月16日,秦安县王尹乡姚沟流域的干部群众一起忙乎着北山苹果和南山桃的幼树定杆。偌大的千户四坪流域连片梯田地被秋覆膜所包裹,呈现一片银装素裹的胜景。记者从广大农民的笑脸上感受到秦安水土保持的又一个“春天”。
2010年秦安县被国家列入首批水土保持试点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突出区域特色,举全县之力,大力推进以坡改梯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中探索出开发式扶贫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记者获悉,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于2月2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秦安县代表甘肃作了《广修梯田抓配套产业开发惠民生》的经验交流,县长程江芬作典型发言。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秦安“三大招”走“活”了水土保持满盘棋。
第一步:科学规划在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上走活
为了有效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秦安县结合县情实际,规划整合项目,专门制定了全县梯田建设总体规划,与县域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注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将梯田建设与旱作农业技术、林果产业发展、区域生态治理紧密结合,实行整村、整乡、整流域分步实施,推进了规模化治理和片带式开发。近三年来新修梯田10.2万亩,其中连片规模在万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5000亩以上的4个,1000亩以上的9个,已建成10个梯田化乡镇,306个梯田化村,梯田化程度达到79%。
第二步:项目统筹在整合资源完善配套上走活
近年来,秦安县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坚持政府主导,在规划统领下,分工负责,部门协作,将相关部门支农惠农项目资源有效整合,把水利、发改、财政、国土、林业、交通、扶贫等部门的集雨节灌、口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果椒建园、造林绿化、测土配肥、舍饲养殖、整村推进、通达通畅工程等项目进行整合,配套到梯田工程实施区,梯田搭台,产业唱戏,推进了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2011年在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中除专项投资外还整合发改、扶贫、林业等7部门的项目资金750万元,在项目区新修梯田2.1万亩,修建集雨场1.5万平方米,配套水窖90眼、蓄水池10座,硬化、沙化道路22公里,项目区种植全膜玉米2.5万亩,植苗建园1万亩,其中有2000亩梯田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实现了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实现了土地资源、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组装集成,提升了综合治理的水平,形成了“梯田+全膜+林果+节灌+路网”的旱作农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梯田的产出效率和效益。
第三步:产业开发在扩量提质增效富民上走活
秦安县历来有栽植经济林果的传统,林果业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为了把林果产业做大做强,秦安县按照耕地梯田化、果树产业化、管理科学化、设施配套化和整流域生态化的“五化”发展思路,近三年依托梯田建设,实施了“三个五”工程,引进推广了新红星系列、红富士系列等新品种,大力推广梯田果树栽培技术,基本实现了新修梯田果园化,果品品质优质化。到2011年底全县建成苹果园面积47.7万亩,桃园面积8.48万亩,花椒面积20.35万亩。林果千亩村达到38个,专业村达到64个,建成日光温室油桃棚417座。2011年全县果椒总产量达38.14万吨,果椒总收入12.2亿元,人均2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290元的64%,梯田产业已成为秦安农村经济发展的“聚宝盆”和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新闻推荐
□记者张树平【本报讯】4月11日至12日,副市长雷鸣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麦积区、秦安县,督查一季度工业、交通、环保、民政等工作进展情况。雷鸣一行先后深入春风纺织集团公司、锻压...
秦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秦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