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冯喜成
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乘着改革的东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实施林果富县、商贸活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式科学发展新路子。
林果产业增收富民
素有“瓜果之乡”美誉的秦安县,把发展以蜜桃、苹果、花椒为主的林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典型带动,林果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近年来,秦安县坚持在调整林果种植结构、扩大规模生产基地上打基础,在提高果品档次、争创优质品牌上下功夫,在加大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条上求实效,林果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至2010年底,全县林果总面积达79.3万亩,产值11.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49.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的66.5%。
同时,县上累计建成果品气调库43个,各类简易果窖10528个,年贮藏能力达19.799万吨。组建宏义、恒源、佳木等果品公司12个,建成果汁、果袋、包装箱、发泡网等相关加工龙头企业49个,建设果品专业市场20多个。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产、贮、运、销、加工为一体的林果产业体系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林果产业化发展格局。
商贸流通日益繁荣
秦安素有“旱码头”之称。近年来,该县把培育建设市场作为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城乡经济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城区各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格局,各类市场达到41个,市场建设总投资2.42亿元,占地面积557.33亩,市场年成交额6.5亿元。
市场的繁荣,带动和促进了全县商贸经济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到5337户,注册资金2.21亿元,从业人员4.6万人,非公经济已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0.1%。2010年底,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商贸流通业已成为秦安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安置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去年以来,秦安县提出了“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设商贸城”的宏伟目标,紧抓“商贸活县”战略不放松,加快构建仓储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小商品城,秦安商贸业必将实现更为辉煌的二次腾飞。
县域工业蓬勃发展
秦安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培植地方财源、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制定落实优惠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完善服务机制,全力搭建发展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十一五”期间,秦安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依托小商品市场和特色产业,先后扶持发展了福雨塑料、长城果汁、冠源果业、盛源花椒、泰达印务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骨干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轻纺工业为主导,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域工业体系。
2010年底,全县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145户,从业人数16429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5.9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比上年增长50.1%,产品销售率达到98.91%;实现出口创汇9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倍。
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近年来,秦安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开发利用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三国文化和民俗文化,培育发展旅游新型产业,通过加强景点景区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接待设施建设,连年举办桃花会、女娲文化节、果品博览会等大型节会,扩大对外宣传,打造旅游品牌,构架起了特色鲜明的寻根祭祖游、三国古战场游和农业生态游,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秦安县采取项目争取、招商引资、政府投资和民间集资等多种方式筹资2400多万元,对10多处重点旅游景点进行了维修。同时,争取并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建成了叶莲、蔡莲公路,通向大地湾遗址、街亭景区的交通瓶颈被打通。同时,加大柴家山等8处生态旅游景点建设力度,形成了高标准、上档次的“吃农家饭、住农家舍、进农家园”的田园式农家乐旅游模式。
“十一五”期间,秦安县累计接待各类游客1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
新闻推荐
□通讯员赵亚锋【本报讯】为认真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前,秦安县召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按照市委书记马世忠的讲话...
秦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秦安县这个家。